yìng

策应


拼音cè yìng
注音ㄘㄜˋ ㄧㄥˋ

词性动词
繁体策應


词语解释

策应cè yìng

  1. 战斗中互相配合应敌。

    support by coordinated action; in coordination with;

  2. 斗争中在舆论或行动上造成声势对自己一方进行的支持。

引证解释

  1. 从不同方面对敌作战,以与友军呼应。

    宋•司马光 《论屈野河西修堡状》:“於五月五日彼处兵官引一千许人,夜开城门,径往 屈野河 西,前无探候,后无策应,中无部伍,但賫酒食,不为战备,以此逢敌,如何不败。”
    《三国演义》第七一回:“今闻 刘备 亲自领兵来取 汉中,可速奏 魏王,早发精兵猛将,前来策应。”
    郭孝成 《湖南光复纪事》:“清•军自得 汉阳,湖南 人士均愤不顾身,颇有灭此朝食之概,迭电各省,派兵赴 鄂,以资策应。”
    峻青 《海啸》第四章:“这样,三支力量,就形成了犄角之势,既可以分别应付情况,又可以互相策应支援。”

国语辞典

策应cè yìng

  1. 两军相呼应,协同作战。

    《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葛从周又自策应,曹州与兖州之围遂解。」
    《儒林外史·第三九回》:「少保升帐,传下号令,教两都督率领本部兵马,作中军策应。」

    接应

网络解释

策应

策应,汉语词汇。

拼音:cè yìng

释义:从不同方面对敌作战,以与友军呼应。

在篮球比赛中,指进攻队在前场或全场通过中间队员组织的接应和转移球的战术配合,造成空切、绕切以及掩护等进攻机会。

分字解释


※ "策应"的意思解释、策应是什么意思由帝一辞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策应造句


  • 1.中洋起海州,包崇明、吴淞、乍浦、定海、玉环、马江为一截,就中宜以崇明、舟山为重镇,策应吴淞、马江各要口,则腹心固也。

    2.每当遇敌,其怯敌偷生者非溃即逃,否则各守一方、不相策应,但得敌不来攻,即自幸偷安旦夕,纵观别军败衄,亦恒如痛痒无关。

    3.此计甚善,你即刻带上‘冥府四鬼’前去策应大小姐,不得有失,否则便将你丢进‘白骨冥窟’里,让你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4.后周维炯率部策应六霍起义,为红三十三师和皖西苏区的建立作出了贡献。

    5.丙申,吕文德超授太尉、京湖安抚制置屯田使、夔路策应使兼知鄂州,李庭芝右文殿修撰、枢密都承旨、两淮安抚制置副使、知扬州。

    6.拉莫斯的策应也可以使空切上篮的钱德勒获得更多的罚篮机会。

    7.以第二方面军第四、五两路军约十万兵力为机动预备队,控制在通许、尉氏、郑州、洛阳等处,以策应各方。

    8.那宁宗赵扩因此对赵宗印十分客气,经太师韩侂胄在旁撺掇,便下诏书命此人做了宣抚司参议官兼节制军马,统帅民间义军,策应大军北伐。

    9.为了策应东线麦克马洪线地区的主战场的,刘伯诚元帅的提出在这里开辟第二战场的策略,以威胁新德里,为谈判增加筹码。

    10.胶州地区的工作计划也遵循了这一要求,并提出要“加强隐蔽斗争,消灭地下传教活动”,以及“加强与青岛市宗教事务处的联系,以互通情报,互相策应”。

    11.但是,由于各级政府部门的收费利益根基深厚,不肯轻易舍弃这块肥肉,往往采取各种对策应付清理工作。

    12.学校的招生政策也应顺其自然。而“男女人数均等”派可以说,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以性别为划分的社会分工正在日趋一致,因此,学校的招生政策应该做出调整。

    13.为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应时而生。

    14.介绍了该方法的原理,并利用某地区妇幼卫生费用的矩阵分析结果介绍该方法在卫生筹资领域的政策应用。

    15.后率部策应六霍起义,为红33师和皖西苏区的建立作出了贡献。

    16.一些重要事项决策应上会未上会,有的决策事项会上临时动议,会前缺乏酝酿沟通,会上讨论不充分。

    17.我们教练昨天下午教我们移动策应.

    18.将对策论中的矩阵对策应用于电子对抗。

    19.只有企业积极转换经营机制,综合治理,才能发挥政策应有的效应。

    20.受核工厂用当地语文制订的环境卫生安全政策应可供全体雇员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