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路lù(ㄌㄨˋ)
⒈ 道,往来通行的地方:道路。公路。水路。陆路。路途。路程。路人(行路的人,喻不相干的人)。狭路相逢。
⒉ 思想或行动的方向、途径:思路。生路。出路。路子。路数(shù)。
⒊ 方面,地区:外路货。各路人马。
⒋ 种类:一路货色。
⒌ 大,正:“厥声载路”。路门(宫室最内的正门)。路车(古代帝王及诸侯贵族所乘的车)。路舆(古代君主所乘的车)。路寝(古代君主处理政事的宫室)。
⒍ 车:筚路。乘路。
⒎ 姓。
统一码
路字UNICODE编码U+8DEF,10进制: 36335,UTF-32: 00008DEF,UTF-8: E8 B7 AF。
路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汉英互译
route、pad、pathway、road、way相关字词
道,途造字法
形声:从足、各声英文
road, path, street; journey※ 路的意思、基本解释,路是什么意思由帝一辞典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路 lù
〈名〉
(1) (形声。从足,各声。本义:道路)
(2) 同本义 [road]
路,道也。——《说文》
路,途也。——《尔雅》
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户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周礼·地官》。注:“途容乘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遵彼大路兮。——《诗·郑风·遵大路》
艮为径路。——《易·说卦》
遂迷,不复得路。——陶潜《桃花源记》
(3) 又如:路奠(出殡时,亲友在灵柩经过的路上设供桌祭奠);路赆(友人相赠的路费);路引(行路的通行凭证);路歧(路歧人。宋元时对沿街卖艺人的俗称;贫贱的人);路次(路途,途中);路村(因道路而形成的村落);路票(通行证);路货(在运输途中的货物);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要走远路,才知道马力的强弱;结交朋友长久,才知人心的善恶)
(4) 路程;行程 [distance travelled;journey]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陶潜《桃花源记》
(5) 引申为思想或行动的途径 [way;means]
登仕路。——清· 周容《芋老人传》
忠谏之路。——诸葛亮《出师表》
顾未有路。——《史记·魏公子列传》
(6) 又如:路子(指门路)
(7) 通“辂”。车 [carriage]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左传·宣公十二年》
乘大路趋越席以养安。——《荀子·正论》
(8) 又如:路车(古代诸侯乘坐的车子);路马(古代天子、诸侯所乘路车的马)
(9) 君王居住的地方 [court]。如:路门(古代天子宫中最内的门);路寝(古代天子、诸侯的正厅);路殿(天子诸侯的正殿)
(10) 地区;方面;路线 [area;respect;line]
甘宁等三路战船,纵横水面。——《三国演义》
(11) 又如:路塍(田埂)
(12) 比喻权位 [power and authority]
夫子当路于齐。——《孟子·公孙丑》
(13) 铁路 [railway;railroad]。如:路矿(铁路和矿山的合称);路员(铁路上的工作人员)
(14) 种类;类型 [kind;type]。如:路数(指类型)
(15) 宋元时行政区域名
都督诸路军马。——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烽火扬州路。—— 宋·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16) 又如:路分(宋元时路制的区域范围)
词性变化
◎ 路 lù
〈动〉
(1) 经过 [go through; pass]
路不周以左转兮,指西海以为期。——《楚辞·离骚》
(2) 通“露”。暴露 [show;become visible;reveal]
彼可诈者,怠慢者也,路亶者也。——《荀子·议兵》
(3) 通“露”。败坏 [corrupt;ruin]
国家乃路。——《管子·四时》
是率天下而路也。——《孟子·滕文公上》
◎ 路 lù
〈形〉
(1) 通“露”。裸露 [naked]。如:路数(由言行衣着等方面表露出的样子);路宿(露宿)
(2) 大 [big]。如:路弓(大弓);路台(高大的台)
常用词组
路边,路标,路不拾遗,路程,路单,路德,路灯,路堤,路段,路费,路风,路规,路轨,路过,路徽,路基,路祭,路警,路径,路局,路口,路柳墙花,路面,路牌,路旁,路卡,路人,路人皆知,路上,路数,路条,路头,路途,路线,路易,路易十六,路障,路子康熙字典
路【酉集中】【足部】 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洛故切《集韻》《韻會》《正韻》魯故切,音賂。《說文》道也。《註》徐鉉曰:道路,人各有適也。《釋名》路,露也。人所踐蹈而露見也。《周禮·夏官·合方氏》掌達天下之道路。《爾雅·釋宮》路,旅途也。《註》途卽道也。《又》一達謂之道路。《註》長道。
又《爾雅·釋詁》路,大也。《詩·大雅》厥聲載路。《箋》是時聲音則已大矣。
又車也。《詩·魏風》殊異乎公路。《傳》路,車也。《周禮·春官·巾車》王之五路。《註》王在焉曰路。《左傳·桓二年》大路越席。《註》大路,玉路,祀天車也。《疏》路訓大也。君之所在,以大爲號,門曰路門,寢曰路寢,車曰路車。
又鼓也。《周禮·地官·鼓人》以路鼓鼓鬼享。《註》路鼓,四面鼓也。
又弓也。《史記·孝武紀》路弓乗失。
又傾貌。《荀子·富國篇》田疇穢,都邑路。《註》路謂無城郭牆垣也。
又與輅同。《禮·月令》乗鸞路。《釋文》路本又作輅。
又姓。《急就篇註》路,水名也。
又因爲縣,在涿郡,居者氏焉。漢有大夫路溫舒。
又《集韻》歷各切,音洛。《前漢·揚雄傳》爾廼虎路三嵏以爲司馬。《註》晉灼曰:路音落。服虔曰:以竹虎落此山也。師古曰:落,纍也。以繩周遶之也。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路【卷二】【足部】
道也。从足从各。洛故切〖注〗臣鉉等曰:言道路人各有適也。
说文解字注
(路)道也。釋宮。一達謂之道路。此統言也。周禮。澮上有道。川上有路。此析言也。爾雅、毛傳。路、大也。此引伸之義也。从足。各聲。洛故切。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