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林则徐的诗 > 高阳台·和嶰筠前辈韵

高阳台·和嶰筠前辈韵

[清代]:林则徐

玉粟收余,金丝种后,蕃航别有蛮烟。双管横陈,何人对拥无眠。不知呼吸成滋味,爱挑灯、夜永如年。最堪怜,是一泥丸,捐万缗钱。

春雷歘破零丁穴,笑蜃楼气尽,无复灰然。沙角台高,乱帆收向天边。浮槎漫许陪霓节,看澄波、似镜长圆。更应传,绝岛重洋,取次回舷。

“高阳台·和嶰筠前辈韵”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中国古代也种罂粟作药用并种植烟草,但现在英国大量贩运来的却是鸦片毒品。是什么人面对面把着烟枪,横躺着整夜不睡呢?不知不觉吸上了瘾,便点起灯来熬长夜如年了。令人可叹的是,人们不惜重金,为了一个泥丸似的烟头,就舍弃了万贯的银钱。

禁烟运动像春雷一样震毁了英国鸦片贩子在零丁洋上的巢穴,笑看英国侵略者锐气已尽,切莫使他们死灰复燃。广州沙角炮台高高耸立,外国走私鸦片的船都远远地躲开了。外国使者正常活动的船只,还在清澈平静的水面上来往。英侵略军舰和贩运鸦片的大船,由于中国人民反击的胜利,都一一地走开了。

注释

高阳台:词牌名,又名《庆春宫》《庆春泽慢》等,双调,一百字,前后片各十句,四平韵。

和(hè):依照别人诗词的题材和体裁做诗词叫“和”。

懈(xiè)筠(yún):两广总督邓廷桢的字。

前辈:邓廷桢比词人年长九岁,中进士也早林十年,所以词人尊称他为前辈。

韵:指这首词是照着邓廷桢词的韵作的。

玉粟(sù):即罂粟,草本植物,果实和果壳均可入药,果汁可制成鸦片。

金丝:指产于菲律宾吕宋岛上的一种烟草。

蕃(fān)航:即番航,指外国船。

蛮烟:指外国商人贩卖的鸦片烟。蛮:旧时都用以称外国人。

双管:两支烟枪。抽鸦片的两个人对卧,各自用烟枪对着烟灯吸食毒品。

对拥无眠:相互拥靠着,觉也不睡。

成滋味:指对鸦片烟上了瘾。

挑灯:指点亮烟灯。

夜永:长夜,夜深。

堪怜:可怜,可惜。

一丸泥:指鸦片烟头像一个小泥丸。一作“一泥丸”。

万缗(mín)钱:即万贯钱,极言其多。缗:量词,用于成串的铜钱,每串一千文。

春雷:比喻声音震响。文中指清水军击败英舰的炮火声。

歘(xū):忽然。

零丁:即零丁洋、零丁岛(今作“伶仃洋”、“伶仃岛”),在广东珠江口外侧。

穴:巢穴。

蜃(shèn)楼气尽,比喻殖民主义用鸦片毒害中国人民的气焰被打下去了。蜃楼:古人指蜃(传说中的一种蛟)吐气而变幻成的楼阁。词中借指英国侵略者。

无复灰然:意谓英人鸦片已被词人收缴,并在虎门销毁,不会再重新燃烧起来了。

沙角台:广东虎门海口东南侧沙角山上的炮台,南距虎门十余公里。

乱帆:指私运鸦片的船只。

浮槎(chá):传说中来往于海上和天河之间的木筏。词中借“浮槎”指使臣,即词人自称。

漫许陪:姑且允许相陪。

霓(ní)节:古代使者的节仗。词中借指持节镇守两广的总督邓廷桢。

澄(chéng)波:清波。

绝岛重洋:远隔重洋的岛屿,指英国。

取次回舷(xián):依次返航。回舷:船只返航。

“高阳台·和嶰筠前辈韵”鉴赏

赏析

词的上片写“蛮烟”入境后,带给中国人的严重危害。开篇便以“玉粟余,金丝种后”分述“鸦片烟”(从唐代)入境后,后来(宋代)“吕宋烟”又传入中国的情况,所以第三句用“蕃航别有蛮烟”总上启下,是说以上两种毒品烟草都是通过外国商船传来的。下面接写吸鸦片的人“双管横陈”,烟枪不离手,横卧日夜抽,由“不知呼吸”到吸毒成瘾有“滋味”,最后成为“大烟鬼”,“爱挑灯、夜永如年”“对拥无眠”,不分昼夜地吸鸦片,这几句形象生动而真实绘画出“大烟鬼”的丑态,又带有几分幽默的讽刺和厌恶。所以上片的结句才说“最堪怜,是一泥丸,捐万缗钱”, “最堪怜”是总上吸毒人的恶果, “一泥丸”不仅毒害了千千万万人,还使得他们倾家荡产,损失大量的金银财宝。这就进一步指出了英商贩卖鸦片,不仅损害了中国人民的健康,而且造成白银大量外流,其结果是人亡财竭,其害无穷,所以禁烟势在必要。

词的下片写禁烟初捷的喜悦和对抗英充满胜利的信心。这片的起句以象征手法写“春雷歘”磅礴的气势。以春雷般的炮声,大炮轰破了零丁洋上英商的巢穴,显示了中国人民武装抗英禁烟的威力,打破了侵略者海市“蜃楼”的美梦,使英敌如一摊死灰,再无复燃之机。词人用一“笑”字,表现了谈笑破敌的豪壮风采和蔑视敌寇、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同时又用“收向天边”写出英舰仓皇溃逃的狼狈情景。最后即事抒怀,慷慨陈词,词人认为,只要保住海防,就可以使我国沿海保持一片“似镜长圆”的澄波,不必派使臣远渡重洋去和英帝谈判,并告诫人们不可掉以轻心,要严阵以待来犯之敌,表现了他的雄才大略。

这首词的上片,词人以生动而诙谐的笔调,写出抽鸦片烟人们的可笑、可怜的怪态,以形象代替说理,可谓深入浅出。下片以雄健蒙肆的笔调,写出抗英胜利的喜悦,又是通过象征手法写意境陈出,又耐人琢磨。全词融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真实地反映了词人查禁鸦片、抗英御侮的昂扬斗志和胜利信心。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广东水师在关天培的指挥下,于九龙洋面多次击退英国侵略者的挑衅。两广总督邓廷桢对取得的一次次胜利,极为欢欣鼓舞,于是填写《高阳台》的词赠给词人。  

林则徐简介

清代·林则徐的简介

林则徐

林则徐 1785年8月30日(乾隆五十年)~1850年11月22日(道光三十年),汉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绩是虎门销烟。官至一品,曾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

...〔► 林则徐的诗(2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