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衣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cū yī è shí粗衣恶食 | 粗劣的衣食。形容生活俭朴。 | 《三国志 魏志 司马朗传》:“虽在军旅,常粗衣恶食,俭以率下。 |
yī shí fàn wǎn衣食饭碗 | 比喻赖以生存的职业或技能等。 | 元·李行道《灰阑记》楔子:“俺女孩儿倒也肯嫁他,只是俺这衣食饭碗,如何便割舍得。” |
shèng zhǔ chuí yī圣主垂衣 | 形容天下太平,无为而治。 | 语出《易 系辞下》:“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葛亮乾坤。” |
yì xiù zhòu xíng衣绣昼行 | 昼:白天。穿了锦绣衣服在白昼行走。比喻在本乡作官,或富贵后回到故乡。 |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张既传》:“还君本州,可谓衣绣昼行矣。” |
zhū yī diǎn é朱衣点额 | 朱:红色。指科举中选。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18卷:“年年科举,岁岁观场,不能得朱衣点额,黄榜标名。” |
zhū yī diǎn tóu朱衣点头 | 旧称被考试官看中。 | 明·陈耀文《天中记》卷三十八引《侯鲭录》:“欧阳修知贡举日,每遇考试卷,坐后常觉一朱衣人时复点头,然后其文入格。……因语其事于同列,为之三叹。尝有句云:‘唯愿朱衣一点头。’” |
yī bù yè dì衣不曳地 | 曳:拖。衣服不拖在地上。形容生活俭朴。 | 汉·荀悦《汉纪·成帝纪》:“母病,公卿列侯遣夫人问疾,莽妻迎之,衣不曳地,著布蔽膝,见者以为童仆,使人问乃知其夫人。” |
yī bō xiāng chuán衣钵相传 | 中国禅宗师徒间道法传授,常常举行授与衣钵的仪式。比喻技术、学术的师徒相传。 | 《旧唐书 方伎传 神秀》:“昔后魏末,有僧达摩者,本天竺王子,以护国出家,入南海,得禅宗妙法,云自释迦相传,有衣钵为记,世相付授。” |
xiàng tǐ cái yī相体裁衣 | 相:视。量体裁衣,比喻根据实际具体情况而做出计划和行事。 | 清·李渔《巧团圆·认母》:“且把他性情伎俩数说一番,看他做得什么事来,然后相体裁衣,把个地位安顿他便了。” |
bù gēng ér shí,bù zhī ér yī不耕而食,不织而衣 | 耕:翻松田土以备播种。不种田却有饭吃,不织布却能穿丝绸。形容不劳而获。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9卷:“又想起做和尚的不耕而食,不织而衣,住下高堂清舍,烧香吃茶。” |
xī yī yǒu yī,xī shí yǒu shí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 惜:爱惜。爱惜衣服,才有衣服穿;爱惜粮食,才有粮食吃。指珍稀财物不浪费。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三卷:“怎么说福不可享尽?常言道:‘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
è yī lì shí恶衣粝食 | 粝:糙米。穿粗劣的衣服,吃糙米做的饭。形容生活俭朴。 | 宋·苏轼《礼义信足以成德论》:“以为有国者皆当恶衣粝食,与农夫并耕而治一人之身,而自为百工。” |
chèn tǐ cái yī称体裁衣 | 称:适合。按照身材来裁剪衣服。比喻按照实际情况办事。 | 明·杨基《初春诗》:“踏青鞋袜平头制,试暖以上称体裁。” |
chèn shēn cái yī称身裁衣 | 称:适合。按照身材来裁剪衣服。比喻按照实际情况办事。 | 《南齐书·张融传》:“今送一通故衣,意谓虽故,乃胜新也。是吾所著,已令裁减称卿之体。” |
fó shì jīn zhuāng,rén shì yī zhuāng佛是金妆,人是衣妆 | 指佛靠金子装点,人靠衣饰打扮。比喻人内里不足,要靠外表。 | 清 沈自晋《望湖亭 自嗟》:“虽然如此,佛是金妆,人是衣妆,打扮也是极要紧的。” |
jǐn yī ròu shí锦衣肉食 | 见“锦衣玉食”。 | 明·李东阳《生日邃庵太宰贶以长律用韵自述并答雅怀》:“锦衣肉食非吾乐,藁操冰心岂自坚。” |
zhuī jì bù yī椎髻布衣 | 椎形发髻,布制衣服。指妇女朴素的服饰。 | 《后汉书·梁鸿传》:“乃更为椎髻,著布衣,操作而前。” |
yī bù zhē tǐ衣不遮体 | 衣服破烂,连身子都遮盖不住。形容生活贫苦。 | 清·石玉昆《小五义》第96回:“后来自己落魄,病在店中,衣不遮体,食不充饥。” |
suō yī sè shí缩衣啬食 | 指省吃省穿,生活节俭。 | 清 梅曾亮《崔恭人墓志铭》:“母缩衣啬食,区画综理,未尝使大人忧。” |
suō yī jié kǒu缩衣节口 | 指省吃省穿,生活节俭。 | 宋 苏轼《乞不给散青苗钱斛状》:“农民之家,量入为出,缩衣节口,虽贫亦足。” |
suō yī jié shí缩衣节食 | 省吃省穿。泛指生活节俭。 | 宋 陆游《剑南诗稿 秋获歌》:“我愿邻曲谨盖藏,缩衣节食勤耕桑。” |
bù yī lì shí布衣粝食 | 见“布衣蔬食”。 | 唐·房鲁《上节度使书》:“其愧非愧,布衣粝食,僮饥蹇驴也,所以愧者,彼何人也,予何人也。” |
rú bù shèng yī如不胜衣 | 胜:能承受,能承担。身体不能承受衣服的重量。形容身体瘦弱。也形容谦退的样子。 | 先秦 荀况《荀子 非相》:“叶公子高,微小短瘠,行若将不胜其衣然。” |
ruò bù shèng yī若不胜衣 | 形容身体羸弱,好像连衣服的重量都不能承担。 | 《淮南子 氾论》:“周公事文王也,行无专制,事无由己,身若不胜衣,言若不出口,有奉持于文王,洞洞属属,而将不能,恐失之,可谓能子矣。” |
yī cháng chǔ chǔ衣裳楚楚 | 裳:裙子;楚楚:鲜明整洁的样子。形容穿戴整齐漂亮。 | 《诗经·曹风·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
wū yī mén dì乌衣门第 | 指世家望族。 | 清·陈维菘《渡江云·扬州感旧》词:“风流推宋玉,更有乌衣门第旧琅琊。” |
jiě yī pán páng解衣盘磅 | 同“解衣般礴”。 | |
jiě yī bāo huǒ解衣包火 | 比喻不解决问题,只招致危险。 | 《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十三年》:“关中华戎杂错,风俗劲悍;裕欲以荆扬之化,施之函秦,此无异解衣包火,张罗捕虎。” |
jiě yī bào huǒ解衣抱火 | 见“解衣包火”。 | 《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十三年》:“关中华戎杂错,风俗劲悍;裕欲以荆扬之化,施之函秦,此无异解衣包火,张罗捕虎。”清·唐训方《里语征实》卷下引作“解衣抱火”。 |
yī shí bù zhōu衣食不周 | 周:齐备。形容衣食缺乏,生活困窘。 |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二十七:“我今衣食不周,无力婚娶,何不俯就他家,一举两得?” |
quē shí wú yī缺食无衣 | 缺少吃的和穿的。形容饥寒交迫的生活。 | 明 无名氏《贫富兴衰》第一折:“先主在独树楼桑受困危,织履编席,缺食无衣,到处寻觅,挽菜挑虀。” |
jiě yī pán bó解衣盘礴 | 同“解衣般礴”。 | |
yī xiāng rén yǐng衣香人影 | 衣服上的香气,人的影子。写女性的气息形体。 | 清·王士禛《冶春绝句》:“日午画船桥下过,衣香人影太匆匆。” |
yī jǐn yè yóu衣锦夜游 | 穿了锦绣衣裳在夜间出行。比喻虽居官位,却不能使人看到自己的荣耀显贵。同“衣绣夜行”。 | 《北史 鹿悆传》:“且衣锦夜游,有识不许。” |
yī xiù yè yóu衣绣夜游 | 比喻虽居官位,却不能使人看到自己的荣耀显贵。同“衣绣夜行”。 | 汉 焦赣《易林 小过之否》:“衣绣夜游,与君相逢,除患解惑,使君不忧。” |
bái yī xiù shì白衣秀士 | 指未曾获得功名的书生。 | 元 马致远《岳阳楼》第二折:“休道是他,至如吕岩,当初是个白衣秀士、未遇书生,上朝求官。” |
mí yī yù shí靡衣玉食 | 美衣美食。 | 宋·苏轼《六国论·论养士》:“靡衣玉食,以馆於上者,不可胜数。” |
yī guān yōu mèng衣冠优孟 | 春秋楚相孙叔敖死后,儿子很穷,优孟穿戴了孙叔敖的衣冠去见楚庄王,楚王受到感动。比喻假扮古人或模仿他人。指登场演戏。 | 清·百一居士《壶天录》上卷:“衣冠优孟,最易动人,而淫戏靡靡,有声有色。” |
yī shān lán lǚ衣衫褴褛 | 衣服破破烂烂(褴褛:破烂)。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二年》:“训之以若敖,蚡冒,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杜预注:“蓝缕:敝衣。” |
měi yī yù shí美衣玉食 | 玉食:比喻珍异的食物。华丽的服装,珍美的饮食。形容生活优裕。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5回:“所谓君者,受尊号,享荣名,美衣玉食,崇阶华宫,乘高车,驾上驷,府库充盈。” |
xuán yī dū yóu玄衣督邮 | 督邮:官名。龟的别称。 | 晋·崔豹《古今注·鱼龟》:“龟名玄衣督邮,鳖名河伯从事。” |
yī guān mù hóu衣冠沐猴 | 沐猴:猕猴。穿衣戴帽的猕猴。比喻人虚有其表而人品低下。 | 元·汪元亨《朝天子·归隐》曲:“厌襟裾马牛,笑衣冠沐猴。” |
è yī fēi shí恶衣菲食 | 粗劣的衣食。形容生活俭朴。 | 《梁书·太祖张皇后等传序》:“高祖拨乱反正,深鉴奢逸,恶衣菲食,务先节俭。” |
yī guān tǔ xiāo衣冠土枭 | 犹衣冠禽兽。指品德极坏,行为卑劣的人。 | 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七:“苏楷、高贻休、萧闻礼,皆人才寝陋……河朔人士,目苏楷为衣冠土枭。” |
hè yī bù wán褐衣不完 | 褐:粗布衣服。连粗布衣服也穿不周全。形容生活困苦。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邯郸之民,炊骨易子而食,可谓急矣。而君之后宫以百数,婢妾被绮穀,余梁肉,而民褐衣不完,糟糠不厌。” |
yī hú zuò xióng衣狐坐熊 | 衣:穿。穿着狐皮衣服,坐在熊皮上。形容生活奢侈。 | 《宋书·王僧达传》:“如使臣享厚禄,居重荣,衣狐坐熊,而无事于世者,固所不能安也。” |
yī bù chóng cǎi衣不重采 | 重:重叠;采:通“彩”。衣服不全是彩色的。比喻衣着朴素,生活节俭。 | 西汉·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 |
yī bù jiān cǎi衣不兼彩 | 衣服不全是彩色的。比喻衣着朴素。 | 清·汪琬《敕封徐母刘孺人墓志》:“素无铅华甘脆之好,衣不兼彩,食不重味。” |
yī bù jiān cǎi衣不兼采 | 衣服不全是彩色的。比喻衣着朴素。 | 东汉·班固《汉书·游侠传·朱家》:“家亡余财,衣不兼采,食不重味。” |
yī bù chóng cǎi衣不重彩 | 衣服不全是彩色的。比喻衣着朴素。 | 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吴王闻越王尽心自守,食不重味,衣不重彩,虽有五台之游,未尝一日登玩。” |
bái yī zǎi xiàng白衣宰相 | 指宰相家属中身无名位而仗势擅权的人。 | 《新唐书 令狐滈传》:“且滈居当时,谓之‘白衣宰相’。滈未尝举进士,而妄言已解,使天下谓无解及第,不已罔乎?” |
yī mǎ qīng féi衣马轻肥 | 穿着轻暖的皮袍,坐着由肥马驾的车。形容生活的豪华。 | 语出《论语 雍也》:“乘肥马,衣轻裘。”唐 杜甫《秋兴》诗之三:“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
chuān yī chī fàn穿衣吃饭 | 指人的基本需求 | 邓小平《军队要整顿》:“军队的人数增加很多,军费开支占国家预算的比重增大,把很多钱花费在人员的穿衣吃饭上面。” |
yī lái shēn shǒu,fàn lái zhāng kǒu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 形容懒惰成性,坐享别人劳动成果的人。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1回:“安公子是自幼娇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人。” |
huáng yī shǐ zhě黄衣使者 | 指出使宫市的太监。 | 唐·白居易《卖炭翁》:“黄衣使者白衫儿。” |
zhěng yī liǎn róng整衣敛容 | 整理衣裳,端正仪容。 | 语出唐·白居易《琵琶行》:“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
niú yī bìng wò牛衣病卧 | 形容贫病交迫。 | 宋·刘克庄《沁园春·再和林卿韵》词:“便羊裘归去,难留严子;牛衣病卧,肯泣王章?” |
hé yī ér wò和衣而卧 | 和:连着;卧:躺下。穿着衣服躺下睡觉。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8回:“老程师爷是喝得当面退席,和衣而卧。” |
hé yī ér shuì和衣而睡 | 和:连着。穿着衣服睡觉。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9卷:“那老道人自去收拾,关门闭户已了,来房中土榻上和衣而睡。” |
jiě yī tuī shí解衣推食 | 推:让。把衣服脱给别人穿;把食物让给别人吃。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 |
lǜ yī shǐ zhě绿衣使者 | 原指鹦鹉,近代称邮递员。 | 五代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 鹦鹉告事》:“其时仆妾辈并无所觉,惟有鹦鹉一只在堂前架上。……封鹦鹉为‘绿衣使者’。” |
bù yī shū shí布衣疏食 | 疏:通“蔬”,蔬菜。穿布衣,吃粗粮。形容生活俭朴。 | 东汉·班固《汉书·王吉传》:“去位家居,亦布衣疏食。” |
yī jià fàn náng衣架饭囊 | 装饭的口袋,挂衣的架子。比喻没有能力,干不了什么事的人。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其余皆是衣架饭囊、酒桶肉袋耳!” |
yī jià fàn dài衣架饭袋 | 比喻没有能力,干不了事的人。 | 李栋《彩云归》:“对于‘日求三餐,夜求一宿’的衣架饭袋、凡夫俗子来说,佛门也许是个逃离苦海的福地。” |
yī guān sǎo dì衣冠扫地 | 扫地:比喻破坏无余。指人不重名节,丧尽廉耻。 | 宋·文天祥《留远亭》诗序:“诸酋又族妇抱刘以为戏。衣冠扫地,殊不可忍!” |
yī fēng shí zú衣丰食足 | 丰:丰富;足:足够。指衣食充足,生活富裕。 | 明·杨柔胜《玉环记·玉箫叹怀》:“谁似你衣丰食足口头肥。” |
zú shí fēng yī足食丰衣 | 丰衣足食。形容生活富裕。 | 清·嬴宗季女《六月霜·恤纬》:“劝夫人省可闲愁绪,足食丰衣无所虑,何况俺爷贵胄都时誉。” |
shǎo yī quē shí少衣缺食 | 缺乏衣食。比喻贫困。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3回:“人都被拿去做工,荒功废业,家里一定弄得少衣缺食,这等苦恼。” |
fěi yī è shí菲衣恶食 | 菲:微,薄。简单粗劣的衣食。形容生活俭朴。 | 《宋史·李韶传》:“九重菲衣恶食,卧薪尝胆,使上下改虑易听,然后可图。” |
quē yī shǎo shí缺衣少食 | 衣食不足。指贫穷。亦作“缺食无衣”。 | 明李贽《焚书 复李渐老书》:“即此衣食之赐,既深以为喜,则缺衣少食之烦恼不言而知也。” |
è yī shū shí恶衣蔬食 | 同“恶衣菲食”。 | 晋·葛洪《神仙传·孔元方》:“元方仁慈,恶衣蔬食。” |
yī shí shuì zū衣食税租 | 指居官食禄。同“衣租食税”。 | 《汉书 诸侯王表》:“武(武帝)有衡山、淮南之谋,作左官之律,设附益之法,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 |
bì yī dān shí弊衣箪食 | 破旧的衣服和粗粝的饭食。指生活清苦。 | 《周书 儒林传论》:“其沉默孤微者,亦笃志于章句,以先王之道,饰腐儒之姿,达则不过侍讲训胄,穷则终于弊衣箪食。” |
yī guān lán lǚ衣冠蓝缕 | 蓝缕:破烂。衣帽破烂 | 宋·洪迈《夷坚丁志·奢侈报》:“为晟教幼子,衣冠蓝缕,身寒欲颤,月得千钱。” |
jiě yī bān bó解衣般礴 | 脱衣箕坐。指神闲意定,不拘形迹。后亦指行为随便,不受拘束。 | 战国·宋·庄周《庄子·田子方》:“公使人视之,则解衣般礴,蠃。君曰:‘可矣,是真画者也。’” |
bì yī lì shí敝衣粝食 | 破衣粗食。形容生活困顿。 | 宋 曾巩《徐复传》:“穷阎漏屋,敝衣粝食,或至于不能自给,未尝动其意也。” |
ní cháng yǔ yī霓裳羽衣 | 以云霓为裳,以羽毛作衣。形容女子的装束美丽。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
yī zhuāng chǔ chǔ衣妆楚楚 | 楚楚:整洁,鲜明。衣帽穿戴得很整齐,很漂亮。 | 宋·王明清《玉照新志》第四卷:“二人夜同步河之西,见一妇人在前,衣妆楚楚,因纵步觇之,常不及焉。” |
yī guān qí chǔ衣冠齐楚 | 冠:帽子。衣帽穿戴得很整齐,很漂亮。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8卷:“那太医衣冠齐楚,气宇轩昂。” |
jié yī sù shí节衣素食 | 节:节减;素:蔬菜类食物。省吃俭用,生活节俭。 | 《新华日报》1994.1.8:“节衣素食已经成了他的生活习惯。” |
yī guān xù yú衣冠绪余 | 绪余:残余。世家大族的后代。 | 《周书·薛善传》:“与兄忝是衣冠绪余,荷国荣宠。” |
chún yī suō shí鹑衣鷇食 | 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形容生活极端贫困。 | 明·沈榜《宛署杂记·养济院》:“此外,又有舍饭,而鹑衣鷇食,扶携颠连,号呼衢路者,犹然在也。” |
máng juē bù yī芒屩布衣 | 屩:麻草鞋。穿着草鞋和粗布衣服。形容衣着朴素。 | 《梁书·儒林传·范缜》:“在瓛门下积年,去来归家,恒芒屩布衣,徒行于路。” |
yī zǐ yāo huáng衣紫腰黄 | 身穿紫袍,腰佩金银鱼袋。大官装束,亦指做大官。 | 明 谢谠《四喜记 帝阙辞荣》:“谁不愿衣紫腰黄,还须虑同袍中伤。” |
yī guān lǐ yuè衣冠礼乐 | 指各种等级的穿戴服饰及各种礼仪规范。指封建社会中各种典章礼仪。 | 南朝·梁·任昉《策秀才文》:“百王之敝,齐季斯甚。衣冠礼乐,扫地无余。” |
fěi shí bó yī菲食薄衣 | 菲:微薄。微薄的衣服,粗劣的食物。形容生活十分俭朴。 | 《梁书·武帝纪上》:“其中有可以率先卿士,准的甿庶,菲食薄衣,请自孤始。” |
lì shí cū yī粝食粗衣 | 粝:粗米。粗布衣服,粗劣的食品。比喻生活清苦。 | 宋·无名氏《张协状元·大公资助张协》:“奴供备粝食粗衣。” |
yī shān lán lǚ衣衫蓝缕 | 衣服破烂。 | 《左传·宣公十二年》:“训之以若敖、蚡冒,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
bái yī sòng jiǔ白衣送酒 | 穿白衣的人来送酒。指人心想事成。 | 南朝·宋·檀鸾《续晋阳秋》:“陶潜九日无酒,出篱边怅望久耶,见白衣人至,乃王弘送酒使也。” |
cāng gǒu bái yī苍狗白衣 | 同白衣苍狗,比喻世事变化无常。 | 宋 杨万里《送乡人余文明劝之以归》诗:“苍狗白衣俱昨梦,长庚孤月自青天。” |
qiè yī qǔ wēn窃衣取温 | 窃:偷取。比喻用不当的手段谋取利益。 |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以此得官,谓为才力,何异益食致饱,窃衣取温哉!” |
bì yī xiāo fù敝衣枵腹 | 衣破肚饥。形容生活困顿。 | 明 归有光《上总制书》:“故富者贫而贫者死,其不死者敝衣枵腹,横被苛敛。” |
yī guān hè yì衣冠赫奕 | 赫奕:显赫光亮。服饰显赫光亮。指达官贵人的显赫气势。 | 唐·杨炯《司兵参军陇西李宏赞》:“李宏门胄,衣冠赫奕。气蕴风霜,心如铁石。” |
bāo yī huǎn dài褒衣缓带 | 褒:阔。宽衣大带。指古代儒生的装束 | 《新唐书·刘知畿传》:“博带褒衣,革履高冠。” |
yī guān shèn wěi衣冠甚伟 | 伟:壮美。衣着打扮壮观美好。 | 东汉·班固《汉书·张良传》:“四人者从太子,年皆八十有余,须眉皓白,衣冠甚伟。” |
bái yī cāng gǒu白衣苍狗 | 苍:苍白。浮云像白衣,瞬间变得像苍狗。比喻世事变化无常。 | 唐 杜甫《可叹诗》:“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 |
fàn náng yī jià饭囊衣架 | 囊:口袋。装饭的口袋,挂衣的架子。比喻无用之人。 | 元 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一折:“空一带江山,江山如画;止不过饭囊,饭囊衣架,塞满长安乱似麻。” |
yì yī ér chū,bìng rì ér shí易衣而出,并日而食 | 易:换;并日:两天并作一天。一件衣服谁外出就换上,两天吃一天的饭。形容非常贫穷。 | 西汉·戴圣《礼记·儒行》:“筚门圭窬,蓬户瓮牖,易衣而出,并日而食。” |
è yī cū shí恶衣粗食 | 恶:坏;衣:衣服;食:事物。粗劣的衣食。形容生活清苦。 | 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高阳王寺》:“崇为尚书令,仪同三司,亦富倾天下,僮仆千人,而性多俭吝,恶衣粗食,食常无肉。” |
xiāo yī gàn shí宵衣旰食 | 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很晚了才吃饭。原形容帝王勤于政事;后泛指勤奋刻苦;从早到晚不懈怠。 | 唐 陆贽《兴元论解姜公辅状》:“乃是陛下握发吐哺之日,宵衣旰食之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