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铅甲乙的成语故事
拼音dān qiān jiǎ yǐ
基本解释见“丹黄甲乙”。
出处清·戴名世《<陈大士稿>序》:“千子慨然悯之,取一代之文,丹铅甲乙,辨其黑白。”
暂未找到成语丹铅甲乙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丹铅甲乙)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一寸丹心 | 宋 杨万里《诚斋集 卷十二 新除广东常平之节感恩书怀》诗:“向来百炼今绕指,一寸丹心白日明。” |
解甲归田 | 汉 扬雄《解嘲》:“叔孙通起于桴鼓之间,解甲投戈,遂作君臣之仪,得也。” |
丹书铁契 | 《汉书·高帝纪下》:“又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之宗庙。” |
解甲休兵 | 北周·庾信《周柱国楚国公歧州刺史慕容公神道碑》:“夷陵既烧,黔中方定,旋军反旆,解甲休兵。” |
倒戈卸甲 | 《续传灯录》:“雪峰三上投子,九到洞山,为什么倒戈卸甲?” |
灵丹妙药 | 元 无名氏《玩江亭》第二折:“灵丹妙药都不用,吃的是生姜大蒜辣憨葱。” |
丹书铁券 | 《后汉书 祭遵传》:“丹书铁券,传于无穷。 |
牡丹虽好,全仗绿叶扶持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10回:“俗话说的,‘牡丹虽好,全仗绿叶扶持’。太太们不亏了凤丫头,那些人还帮着吗?” |
解兵释甲 | 明·无名氏《伐晋兴齐》第四折:“解兵释甲,社稷宁谧,黎民乐业。” |
身怀六甲 | 《隋书·经籍志三》载有《六甲贯胎书》 |
弃甲曳兵 |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
颜丹鬓绿 | 清·龚自珍《能令公少年行》:“酌我五石云母钟,我能令公颜丹鬓绿而与年少争光风。” |
甲乙丙丁 | 林语堂《中国文化之精神》:“事理本是连续的、整个的,一经逻辑家之分析,乃成断片的,分甲乙丙丁等方面。” |
解衣卸甲 | 明·无名氏《杏林庄》第一折:“他若是解衣卸甲顺天朝,班中封位爵。” |
留取丹心照汗青 |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 | 《敦煌变文集 卷一 汉将王陵变》:“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 |
一片丹心 | 宋 苏轼《过岭寄子由》:“一片丹心天日下,数行清泪岭云南。” |
甲第星罗 | 宋·杨侃《皇畿赋》:“甲第星罗,比屋鳞次,坊无广巷,市不通骑。” |
丹书白马 | 《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申以丹书之信,重以白马之盟。”颜师古注:“白马之盟,谓刑白马歃其血以为盟也。” |
枕戈坐甲 | 唐·令狐德棻等《周书·文帝纪上》:“如其首鼠两端,不时奉诏,专戮违旨,国有常刑,枕戈坐甲,指日相见。” |
金丹换骨 | 宋·陆游《夜吟》诗:“六十余年妄学诗,工夫深处独心知。夜来一笑寒灯下,始是金丹换骨时。”钱仲联校注:“金丹换骨云者,盖以喻学诗工夫由渐修而入顿悟之境界。” |
牡丹虽好,全凭绿叶扶持 | 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第十二回:“也不像两个人打,就如一对猛虎争餐,擂台上流做一团。牡丹虽好,全凭绿叶扶持。” |
胸中鳞甲 | 《三国志·蜀志·陈震传》:“诸葛亮与长史蒋琬、侍中董允书曰:‘孝起前临至吴,为吾说正方腹中有鳞甲,乡党以为不可近。’” |
顶盔掼甲 | |
郄诜丹桂 | |
张甲李乙 | 汉·张奂《诫兄弟书》:“不自克责,反云张甲谤我,李乙怨我,我无是过,尔亦已矣。”三国·魏·曹操《与王修书》:“张甲李乙,尚犹先之,此主人意待之不优之效也。” |
驽马铅刀 | 《后汉书·隗嚣传》:“昔文王三分,犹服事殷。但驽马铅刀,不可强扶。” |
碧血丹心 | 先秦 庄周《庄子 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而为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