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拒辙的成语故事
拼音táng láng jù zhé
基本解释犹螳臂当车。比喻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必然失败。
出处唐 刘知幾《史通 载文》:“乃其申诰誓,降移檄,便称其智昏菽麦,识昧玄黄,列宅建都若鹪鹩之巢苇,临戎贾勇犹螳臂之拒辙。此所谓厚颜也。”
暂未找到成语螳螂拒辙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螳螂拒辙)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辙鲋之急 | 战国·宋·庄周《庄子·外物篇》:“车辙中有鲋鱼焉,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
南辕北辙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魏策》:“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 |
如出一辙 | 宋 洪迈《容斋三笔 奸鬼为人祸》:“二奸鬼之害人,如出一辙。” |
易辙改弦 | 清·王韬《〈火器略说〉后跋》:“若一旦易辙改弦,以其材力聪明置之于有用之地,安见其必逊于西人也哉?” |
来者不拒 |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往者不追,来者不拒。” |
重蹈覆辙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窦武传》:“今不虑前事之失,复循覆车之轨。” |
拒之门外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13章:“看来贾老师念过去的一面交情,还不准备把他拒之门外。” |
怒臂当辙 | 宋·吕祖谦《东莱博议·随叛楚》:“随非惟不自忧,乃不自量其力,怒臂当辙,以蹈祸败。” |
拒人于千里之外 | 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下》:“距人于千里之外。” |
拒虎进狼 | 明 张煌言《复郎廷佐书》:“乃拒虎进狼,既收渔人之利于河北。” |
覆车之辙 | 《旧五代史·晋书·李专美传》:“若陛下不改覆车之辙,以赏无赖之军,徒困蒸民,存亡未可知也。” |
若出一辙 | 宋·岳珂《桯史·汤岐公罢相》:“盖其相两朝,再罢相,乃累洪氏二兄弟,先后若出一辙,可笑如此。” |
辙乱旂靡 | |
改弦易辙 | 宋 王楙《野客丛书 张杜皆有后》:“使其子孙改弦易辙,务从宽厚,亦足以盖其父之愆。” |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 汉 刘向《说苑 正谏》:“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 |
辙乱旗靡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庄公十年》:“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濡沫涸辙 | 战国·宋·庄周《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
凭轼结辙 | 《子华子·晏子问党》:“游士无所植其足,则凭轼结辙而违之。” |
循途守辙 | 明·归有光《与周子和大参》:“今当路一似循途守辙,殊不可解。” |
螳臂扼辙 | 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人臣之谬思乱者,乃螳臂扼辙耳。” |
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 毛泽东《关于“三反”“五反”的斗争》:“多数从宽,少数从严;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
涸辙之鲋 | 战国 宋 庄周《庄子 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 |
螳臂当车 | 先秦 庄周《庄子 人间世》:“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 |
前门拒虎,后门进狼 | 明 李贽《史纲评要 周纪 显王》:“前门拒虎,后门进狼,未知是祸是福。” |
鹤势螂形 | 《红楼梦》第四九回:“[湘云]腰里紧紧束着一条蝴蝶结子长穗五色宫绦,脚下也穿着鹿皮小靴:越显得蜂腰猿背,鹤势螂形。” |
改途易辙 | 清 朱之瑜《端亭记》:“勉吾子改途易辙而合同乎世俗,则告朋友不信,将如何而可?” |
改辕易辙 | 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张秦》:“其初改辕易辙,如枯弦敝轸,虽成声而跌宕不满人耳;少焉遂使师旷忘味,钟期改容也。” |
旗靡辙乱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庄公十年》:“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