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夺锦才夺锦才的故事

夺锦才的成语故事


拼音duó jǐn cái

基本解释夺锦:夺锦袍。争夺锦袍的才华。形容才华超群,后来居上。

出处《新唐书·宋之问传》:“之问俄倾献,后览之嗟赏,更夺锦袍以赐。”


暂未找到成语夺锦才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夺锦才)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衣锦褧衣《诗 卫风 硕人》:“硕人其颀,衣锦褧衣。”又《诗 郑风 丰》:“裳锦褧裳,衣锦褧衣。叔兮伯兮,驾予与归。”
强取豪夺周立波《山乡巨变》下卷:“‘这叫强取豪夺。’谢庆元嘶声地说。”
人才济济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62回:“闰臣见人才济济,十分欢悦。”
多才多艺《尚书 金滕》:“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艺,能事鬼神。”
八斗之才唐 李商隐《可叹》诗:“宓妃愁坐芝田馆,用尽陈王八斗才。”
先声夺人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二十一年》:“军志有之:先人有夺人之心,后人有待其衰。”
奇才异能唐 吴兢《贞观政要 择宫》:“臣愚岂敢不尽情,但今未见有奇才异能。”
风流才子唐 元稹《莺莺传》:“清润潘郎玉不如,中庭蕙草雪消初。风流才子多春思,肠断萧娘一纸书。”
爱才如渴清·叶燮《原诗·外篇上》:“嫉恶甚严,爱才若渴,此韩愈之面目也。”
暴取豪夺宋 苏轼《策断上》:“国用不足,则加赋于民,加赋而不已,则凡暴取豪夺之法,不得不施于今之世矣。”
衣锦还乡《南史 刘之遴传》:“武帝谓曰:‘卿母年德并高,故会卿衣锦还乡,尽荣养之理。’”
公才公望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品藻》:“孔愉有公才而无公望;丁潭有公望而无公才,兼之者其在卿乎?”
棋逢敌手,将遇良才清·无名氏《说唐》第63回:“正是棋逢敌手,将遇良才,两人大战三十余合。”
众建贤才宋·王安石《上时政疏》:“盖夫天下至大器也,非大明法度,不足以维持;非众建贤才,不足以保守。”
将夺固与先秦 李耳《老子》:“将欲夺之,必固予之。”
聪明才智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治家》:“如有聪明才智,识达古今,正当辅佐君子,助其不足”
才高七步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丕弟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人尽其才西汉 刘安《淮南子 兵略训》:“若乃人尽其才,悉用其力,以少胜众者。”
争分夺秒《晋书 陶侃传》:“常语人曰:‘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
经国之才晋 葛洪《抱朴子外篇 自叙》:“一时莫伦,有经国之才。”
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毛泽东《实践论》:“‘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只是一句空话,在技术发达的现代虽然可以实现这句话,……”
蹊田夺牛《左传·宣公十一年》:“‘牵牛以蹊人之田,而夺之牛。’牵牛以蹊者,信有罪矣;而夺之牛,罚已重矣。”
夺其谈经
志大才短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伯仁为人,志大而才短。”
花团锦簇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94回:“真是个花团锦簇!那一片富丽妖娆,真胜似天堂月殿,不亚于仙府瑶宫。”
才疏志大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识鉴》:“伯仁为人志大而才短,名重而识暗。”
学浅才疏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 神思》:“若学浅而空迟,才疏而徒速,以斯成器,未之前闻。”
杀生与夺战国·赵·荀况《荀子·王制》:“贵贱杀生与夺,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