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骥攀鸿的成语故事
拼音fù jì pān hóng
基本解释攀:攀附;鸿:天鹅。比喻依附他人以成名。
出处汉·王褒《四子讲德论》:“夫蚊虻终日经营,不能越阶序,附骥尾则涉千里;攀鸿翮则翔四海。”
暂未找到成语附骥攀鸿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附骥攀鸿)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不敢高攀 | 南宋 郭茂倩《乐府诗集 清商曲辞二 碧玉歌》:“碧玉小家女,不敢贵德攀。感郎意气重,遂得结金兰。” |
业峻鸿绩 |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原道》:“夏后氏兴,业峻鸿绩,九序惟歌,勋德弥缛。”周振甫注:“业峻鸿绩:即业峻绩鸿,功业高,成绩大。” |
举如鸿毛,取如拾遗 | 《汉书·梅福传》:“举秦如鸿毛,拾楚若拾遗。” |
云集景附 | 汪东《正明夷〈法国革命史论〉》:“中国若革命必行蜂起之策,一省倡仪,各方响应,云集景附,势必大强于法。” |
人中骐骥 | 《南史·徐勉传》:“此所谓人中骐骥,必能致千里。” |
众心归附 | 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一卷:“随世宗征伐,屡建大功,众心归附。” |
依丱附木 | |
依草附木 | 元 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二折:“想必有那依草附木,冒着俺家名姓,做这等事情的,也不可知。” |
倚草附木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回:“洪教头道:‘大官人只因好习枪棒,往往流配军人都来倚草附木,皆道我是枪棒教师,来投庄上,诱些酒食钱米。’” |
凤附龙攀 | 汉·扬雄《法言·渊骞》:“攀龙鳞,附凤翼。” |
判若鸿沟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项羽恐,乃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 |
哀鸿满路 | 清 洪昇《长生殿 收京》:“流离百室,哀鸿满路悲戚。” |
哀鸿遍地 | 黄侃《水龙吟 秋花》词:“天涯吟望,哀鸿遍地,都成秋侣!” |
哀鸿遍野 | 《诗经 小雅 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
夤缘攀附 | 《明史·尹直传》:“给事中宋琮及御史许斌言直自初为侍郎以至入阁,夤缘攀附,皆取中旨。” |
如蚁附膻 | 先秦 庄周《庄子 徐无鬼》:“蚁慕羊肉,羊肉膻也。” |
孤鸿寡鹄 | 明·无名氏《鸣凤记·邹慰夏孤》:“向日蚕桑动,忽相逢孤鸿寡鹄,无门投控,飞鸟依人情可悯。” |
家骥人璧 | 明·胡应麟《诗薮·国朝下》:“穆庙时,寓内承平,荐绅韦布,操觚令简,家骥人璧,云集都下。” |
寒附火者 | |
展其骥足 |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庞统传》:“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 |
嵬目鸿耳 | 明·瞿佑《剪灯新话》序:“所惜笔路荒芜,词源浅狭,无嵬目鸿耳之论以发扬之耳。” |
巨学鸿生 | 汉·扬雄《羽猎赋》:“于兹乎鸿生巨儒,俄轩冕,杂衣裳,修唐典,匡《雅》《颂》,揖让于前。” |
引律比附 | 《明律·名例·刑律》:“凡律令该载不尽事理,若断罪而无正条者,引律比附。” |
形影相附 | 明·李东阳《奉谦斋徐先生书》:“今已决策于此,又念贱父子二人形影相附,别无子弟可将事者。” |
形表影附 | 汉·蔡邕《郭有道碑文》:“于时缨唩之徒,望形表而影附。” |
怀敌附远 | 汉·贾谊《论积贮疏》:“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 |
怒猊抉石,渴骥奔泉 | 《唐书·徐浩传》:“尝书四十三幅屏,八体皆备,如怒猊抉石,渴骥奔泉。” |
怒猊渴骥 | 《新唐书·徐浩传》:“始,浩父峤之善书,以法授浩,益工。尝书四十二幅屏,八体皆备,草隶尤工,世状其法曰‘怒猊抉石,渴骥奔泉。’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