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哀告宾服哀告宾服的故事

哀告宾服的成语故事


拼音āi gào bīn fú

基本解释宾服:古指诸侯或边远部落按时朝贡,表示依服、服从。后泛指归顺、服从。指哀求饶恕,愿意服从。

出处元 无名氏《延安府》第一折:“我见他慌悚踌躇,左支右吾,跪在街衢,哀告宾服。”


暂未找到成语哀告宾服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哀告宾服)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宾至如归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三十一年》:“宾至如归,无宁灾患,不畏寇盗,而亦不患燥湿。”
服低做小元·李文蔚《圯桥进履》第二折:“我又索含容折节,屈脊躬身,伏低做小,跪膝在尘埃。”
服牛乘马《周易 系辞下》:“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
奔走相告宋 张孝祥《寿芝颂代愡得居士上郑漕》:“诏天下之日,淮民欢呼,奔走相告,自州达之县。”
哀而不伤先秦 孔子《论语 八佾》:“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节哀顺变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下》:“丧礼,哀戚之至也;节哀,顺变也。君子念始之者也。”
户告人晓西汉 刘向《列女传 梁节姑姊》:“梁国岂可户告人晓也?被不义之名,何面目以见兄弟国人哉!”
粗服乱头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容止》:“裴令公有俊容仪,脱冠冕,粗服乱头皆好。时人以为玉人。”
龙驭上宾《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
不可告人清 陈梦雷《闲止书堂集钞》:“其于不可告人之隐,犹未忍宣之于众也。”
心服口服先秦 庄周《庄子 寓言》:“利义陈乎前,而好恶是非直服人之口而已矣。使人乃以心服,而不敢蘁立,定天下之定。”
哀兵必胜先秦 李耳《老子 德经》第69章:“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三国 魏 王弼注:“抗,举也;加,当也。哀者必相惜,而不趣利避害,故必胜。”
服气吞露明·无名氏《洞玄升仙》第一折:“若论道姑休养,服气吞露,搬离运坎,施仁布义,必有成仙之日也。”
呜呼哀哉先秦 左丘明《左传 哀十六年》:“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
自告奋勇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就因着自告奋勇求个恩典,说奴才情愿巴结这个缺!”
口服心服《人民文学》1977年第9期:“毛主席从革命的根本利益出发,启发我们顾全大局,使我口服心服。”
喜怒哀乐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宾朋满座明 郭勋《雍熙乐府》第四卷:“醉仙楼听鹤鸣一派箫韶洞,宾朋满座,谈笑无穷。”
黄牌警告孙力《都市风流》第11章:“戴维发出了黄牌警告,那是威严不可侵犯、不可动摇的警告。”
哀哀父母《诗经 小雅 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狗咬吕洞宾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5回:“没良心的,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以德服人战国·邹·孟轲《孟子·公孙丑上》:“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哀莫大于心死先秦 庄周《庄子 田子方》:“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以理服人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哀鸿遍野《诗经 小雅 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心悦诚服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黄冠草服明·唐顺之《与洪方洲郎中书》:“而所谓磊落超脱者,往往出于黄冠草服之间。”
乱头粗服明 王彦泓《个人》诗:“双脸断红初却坐,乱头粗服总倾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