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绩蟹匡的成语故事
拼音cán jì xiè kuāng
基本解释匡:背壳。比喻名是实非,两不相干。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下》:“成人有其兄死而不为衰者,闻子皋将为成宰,遂为衰。成人曰:‘蚕则绩而蟹有匡,范则冠而蝉有緌;兄则死而子皋为之衰。’”
暂未找到成语蚕绩蟹匡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蚕绩蟹匡)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匡乱反正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太史公自序》:“仲尼悼礼废乐崩,追修经术,以达王道,匡乱世反之于正。” |
匡谬正俗 | 唐·颜师古有《匡谬正俗》八卷。田北湖《与某生论韩文书》:“嗟呼!后人之于古人,人誉亦誉,人毁亦毁,因其一节之长,遗其全体之短,习非胜是,好恶不公,有起而匡谬正俗者,辄谓伤忠厚焉。” |
丰功伟绩 | 宋 周行己《上宰相书》:“逮事三主,始终一心,丰功伟绩,昭焕今古。” |
蚕头燕尾 | 宋·赵佶《宣和画谱·颜真卿》“惟其忠贯白日,识高天下,故精神见于翰墨之表者,特立而兼括。……后之俗学,乃求其形似之末,以谓蚕头燕尾,仅乃得之。” |
蚕食鲸吞 |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滦阳消夏录六》:“汝先遗二孤侄,汝蚕食鲸吞,几无余沥。” |
春蚕到死丝方尽 | 唐 李商隐《无题》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绩学之士 | 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 华阳博议下》:“古今绩学之士,靡弗以勤致者。” |
虾兵蟹将 | 明 吴承恩《西游记》:“东海龙王敖广急忙起身,与龙子龙孙、虾兵蟹将出宫。” |
一匡九合 | 《旧唐书·郑畋传》:“臣始仕从戎,爰承指顾,禀三令五申之戒,预一匡九合之谋。” |
匡国济时 | 《隋书·帝纪第一·高祖上》:“匡国济时,除凶拨乱。”唐·李翱《卓异记·三十二年居相位》:“玄龄初与杜如晦为友,属隋室丧乱,未尝不慨然相顾,有匡国济时之心。” |
蟹匡蝉緌 | 《礼记·檀公下》:“成人有其兄死而不为衰者,闻子皋将为成宰,遂为衰。成人曰:‘蚕则绩而蟹有匡,范则冠而蝉有緌;兄则死而子皋为之衰。’” |
匡俗济时 | 《宋书 明帝纪》:“王公卿尹,群僚庶官,其有嘉谋直献,匡俗济时,咸切事陈奏,无或依隐。” |
蟹荒蟹乱 | 元·高德基《平江纪事》:“大德丁未,吴中蟹厄如蝗,平田皆满,稻谷荡尽。吴谚有蟹荒蟹乱之说,正谓此也。” |
匡合之功 | 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齐桓设庭燎之礼,故有匡合之功。” |
九合一匡 | 战国·赵·荀况《荀子·王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五恒伯长。” |
匡其不逮 | 《晋书·武帝纪》:“择其能正色弼违,匡救不逮者,以兼此选。” |
无洞掘蟹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十卷:“在城棍徒无风起浪,无洞掘蟹,亏得当时立地就认了,这些人还道放了空箭,未肯住手,致有今日之告。” |
鲸吞蚕食 | 清 王韬《英宜保土》:“若土耳机三土一旦为俄所鲸吞蚕食,则地兼三海,拓疆万里。” |
虾荒蟹乱 | 宋·傅肱《蟹谱》:“吴俗有虾荒蟹乱之语,盖取其披坚执锐,岁或暴至,则乡人用以为兵证也。” |
种学绩文 | 唐·韩愈《蓝田县丞厅壁记》:“博陵崔斯立种学绩文,以蕃其有。” |
春蚕自缚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2回:“掉句文,便叫做‘痴鼠拖姜,春蚕自缚’。” |
老蚕作茧 | 宋·苏轼《石芝》:“老蚕作茧何时脱?梦想至人空激烈。” |
重熙累绩 | 明·张居正《重刊〈大明集礼〉序》:“明兴百八十余年,高皇帝作之于前,今天子述之于后,弈世载德,重熙累绩,稽古礼文之事,褎然具备矣。” |
蝉联蚕绪 | 宋·沈辽《<苏州承天寺永安长老语录>序》:“昔如来以正法眼藏授大迦叶,蝉联蚕绪,以传于今。” |
匡时济俗 | 唐 元稹《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一道》:“故禹拜昌言而嘉猷罔伏,汉征极谏而文学稍进,匡时济俗,罔不率繇。” |
匡衡凿壁 | 《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
败绩失据 | 宋 叶绍翁《四朝闻见录贤良续刻第三则》:“历数世,未尝有败绩失据之过。” |
蚕丝牛毛 | 明·宋濂《答郡守聘五经师书》:“苟于孝道有阙,则虽分析经义如蚕丝牛毛,徒召辱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