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59 个徒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pī fà tú xiǎn被发徒跣 | 徒跣:赤脚步行。披散头发,赤脚走路。形容悲痛到极点。 | 《魏书·徒何慕容廆传》:“及葬,熙被发徒跣步从。” |
bù fǎ zhī tú不法之徒 | 对抗或违反法律的人,歹徒或逃犯,流窜或犯有暴力行为罪行的亡命之徒。 | 清·无名氏《刘公案》第11回:“而今我国大清,焉有这样不法之徒?” |
bù guǐ zhī tú不轨之徒 | 不守法纪或图谋作乱的人。 | 《晋书·刘颂传》:“虽有所犯,轻重甚殊,于士君子之心受责不同而名不异者,故不轨之徒得引名自方,以惑众听,因名可乱,假力取直,故清议益伤也。” |
bù chěng zhī tú不逞之徒 | 不逞:不得志,不如意;徒:人(含贬义)。因心怀不满而闹事捣乱的人。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十年》:“司氏、堵氏、侯氏、子师氏皆丧田焉,故五族聚群不逞之人,因公子之徒以作乱。” |
yǔ gǔ wéi tú与古为徒 | 古:古人,古代;徒:同类人。同古人做朋友。借古讽今或推崇古人。 | 战国·宋·庄周《庄子·人间世》:“内直者与天为徒,外曲者与人为徒;成而上比者,与古为徒。” |
yán shī chū gāo tú严师出高徒 | 严:严厉,严格。严格的师傅才能培养出手艺高强的徒弟 | |
shì tú sì bì室徒四壁 | 犹言室内空无一物。喻贫穷。 | 《魏书·阳固传》:“居官清洁,家无余财,终殁之日,室徒四壁,无以供丧,亲故为其棺敛焉。” |
yān bō diào tú烟波钓徒 | 烟波:水波渺茫,看远处有如烟雾笼罩;钓:钓鱼。旧指隐逸于渔的人。 | 《新唐书·张志和传》:“以亲既丧,不复仕,居江湖,自称烟波钓徒。” |
tú yǒu qí biǎo徒有其表 | 徒:只,仅。只有光鲜的外表而已。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7回:“‘金漆饭桶’,大约说徒有其表,面子上好看,其实内骨子一无所有。” |
zuò guān chuí diào zhě,tú yǒu xiàn yú qíng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 徒:空;羡:羡慕。坐着看那些钓鱼的人,空自有羡慕鱼儿的心情。指空想旁观不如实干。 | 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欲济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
yīng ruí zhī tú缨緌之徒 | 缨緌:古代帽子下垂的结带。带帽子的人,指社会上层人士。 | 汉·蔡邕《郭有道碑文》:“于时缨緌之徒,绅佩之士,望形表而影附。” |
tú dú fù shū徒读父书 | 徒:只。父书:父亲之言论。白读父亲的兵书。比喻人只知死读书,不懂得运用知识,加以变通。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括徒能读其父书,不知合变也。” |
tú yǒu qí míng徒有其名 | 光有它的名。指有名无实。徒:空;白白地;名:不符合实际的名声。 | 宋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铨选之门,徒有其名,莫责其实。” |
tú chén kōng wén徒陈空文 | 陈:陈述。指只说空话,并不实行。 | 汉·桓宽《盐铁论·非鞅》:“言之非难,行之为难,故贤者处实而效功,亦非徒陈空文而已。” |
jiā tú sì bì家徒四壁 | 徒:只;壁:墙壁。家里只有四周的墙壁。形容穷得一无所有。 | 东汉 班固《汉书 司马相如传》:“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与驰归成都,家居徒四壁立。” |
tú luàn rén yì徒乱人意 | 意:心情。只会扰乱人的心情,起不到别的作用。 | 宋 苏轼《富郑公神道碑》:“始受命闻一女卒,再受命闻一男生,皆不顾而行,得家书,不发而焚之,曰:\'徒乱人意。\'” |
tú hū nài hé徒呼奈何 | 徒:徒然,白白地;奈何:怎么办。白白叫喊,无可奈何。形容一味着急,毫无办法。 | 《星火燎原·黄洋界保卫战》:“陷入了我人马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徒呼奈何!” |
tú fèi chún shé徒费唇舌 | 徒:白白地。指白讲了一大套话,结果仍然无济于事。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八回:“九公何苦徒费唇舌,你这乡谈暂且留著,等小弟日后学会再说罢。” |
dǒu shāo zhī tú斗筲之徒 | 斗:容器,1斗=10升;筲:竹器,1筲=12升。形容人的气量狭小,见识短浅。 | 东汉·班固《汉书·公孙刘田等传赞》:“斗筲之徒,何足选也。” |
tú huàn nài hé徒唤奈何 | 徒:徒然,白白地;奈何:怎么办。白白叫喊,无可奈何。 | 冰心《往事》:“因为文字原是最着迹的,云霞却是最灵幻的,最不着迹的,徒唤奈何!” |
chī zhàng tú liú笞杖徒流 | 笞:鞭打;杖:棒打;徒:徒刑;流:流放。指古代的四种刑罚。 | 元·乔孟符《金钱记》第三折:“本是些风花雪月,都做了笞杖徒流。” |
xiāo xiǎo zhī tú宵小之徒 | 宵小:盗贼。指盗匪坏人之流 | 清·黄六鸿《城厢·防守》:“外有旷僻无人之地,恐宵小从此出入。” |
shí fán yǒu tú实繁有徒 | 实:实在;繁:多;徒:徒众,群众。实在有不少这样的人。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二十八年》:“《郑书》有之:‘恶直丑正,实蕃有徒。’” |
shí fān yǒu tú实蕃有徒 | 见“实繁有徒”。 |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恶直丑正,实蕃有徒。” |
tāo tiè zhī tú饕餮之徒 | 比喻贪吃的人。 |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三卷:“多食不厌谓之饕餮之徒;见食垂涎谓有欲炙之色。” |
gāo yáng jiǔ tú高阳酒徒 | 高阳:古乡名,在今河南杞县西南。秦末郦其食即此乡人,对刘邦自称“高阳酒徒”。用以指嗜酒而放荡不羁的人。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郦生陆贾列传》:“走!复入言沛公,吾高阳酒徒也,非儒人也。” |
tú tuō kōng yán徒托空言 | 白把希望寄托于空话。指只讲空话,而不实行。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太史公自序》:“子曰: ‘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
qián tú dǎo gē前徒倒戈 | 前面的部队投降敌方,反过来打自己人。 | 《尚书·武成》:“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 |
jiǔ sè zhī tú酒色之徒 | 嗜酒好色的人。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以后相处的虽多,都是豪华之辈,酒色之徒,但知买笑追欢的乐意,哪有怜香惜玉的真心。” |
tú láo wú yì徒劳无益 | 白费劲,没有一点用处。 | 宋 袁燮《伐武冈林守进治要札子》:“夫溺于卑者,固不足论;而过于高者,徒劳无益。” |
chán nìng zhī tú谗佞之徒 | 指说人坏话与用花言巧语谄媚的人。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3回:“谁想这伙官员,贪滥无厌,徇私作弊,克减酒肉。都是那等谗佞之徒,贪爱贿赂的人。” |
fú bù tú lái福不徒来 | 徒:徒然。幸福之事不会无故到来。 | 西汉·司马迁《史记·龟策列传》:“谏者福也,谀者贼也。人主听谀,是愚惑也。虽然,祸不妄至,福不徒来。” |
tú fèi wú yì徒费无益 | 徒劳:白费力气。白费劲,没有一点用处或成效。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01回:“赧王出兵一番,徒费无益。” |
mǎ chǐ tú cháng马齿徒长 | 见“马齿徒增”。 | 《穀梁传·僖公二年》:“荀息牵马操璧而前曰:‘璧则犹是也,而马齿加长矣。’” |
lǎo dà tú shāng老大徒伤 | 老大:年纪大;徒:徒然。年老了还一事无成只好悲伤而已。 | 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tú láo wǎng fǎn徒劳往返 | 来来回回白跑。徒劳:白费力气。 | 明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若遣京军远涉边境,道路疲劳,未必可用,而沿途骚扰,害亦不细,倘至彼而虏已退,则徒劳往返耳。” |
tú yǒu xū míng徒有虚名 | 空有名望。指有名无实。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却说司马懿回到寨中,使人打听是何将引兵守街亭。回报曰:‘乃马良之弟马谡也。’懿笑曰:‘徒有虚名,乃庸才耳!’” |
xué chǔ zhī tú穴处之徒 | 穴:洞;处:居。居住在洞穴中的人。比喻孤陋寡闻、见识浅薄的人。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魏嚣传》:“而王之将吏,群居穴处之徒。” |
tú yōng xū míng徒拥虚名 | 见“徒有虚名”。 | 高阳《慈禧全传》:“兵部徒拥虚名,拟正名为陆军部,以练兵处、太仆寺并入,而海军部暂隶焉。” |
tú tún kōng yán徒讬空言 | 见“徒托空言”。 | |
hào shì zhī tú好事之徒 | 好:喜欢;事:生事,多事。指喜欢多事或好管闲事的人。 | 《孔丛子 答问》:“则世多好事之徒,皆非之罪也。” |
hú shǔ zhī tú狐鼠之徒 | 比喻品质低下的人。 | 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七十三回:“朝廷之纪纲法律尚在,但可恨这班狐鼠之徒耳。” |
mù shí wéi tú木石为徒 | 徒:同类。与树木石头为伴。指寄情山水,不问世事。 | 《新唐书·柳宗元传》:“用是更乐暗默,与木石为徒,不复致意。” |
míng shī chū gāo tú名师出高徒 | 高明的师傅一定能教出技艺高的徒弟。比喻学识丰富的人对于培养人才的重要。 | 钱钟书《围城》:“顾先生摇头道:‘唉!名师出高徒,名师出高徒。” |
tú fèi chún shé徒废唇舌 | 徒:徒然,白白地。白白耗费口舌,解决不了问题。 | 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妙用岂是人人能够了解的,向他们辩白,也不过徒废唇舌,不如省些精神罢。” |
wú chǐ zhī tú无耻之徒 | 不知耻辱或不要脸的人。 | |
wǎng fǎn tú láo往返徒劳 | 徒劳:白花力气。来回白跑。 |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五十六回:“大夫今日见谕,公则公言之,私则私言之,不必效舌剑唇枪,徒劳往返耳。” |
tú zǐ tú sūn徒子徒孙 | 徒弟和再传的徒弟。比喻一脉相传的人(含贬意)。 | 《花月痕》第51回:“是夜心印沐浴更衣,召集徒子徒孙。” |
jiā tú bì lì家徒壁立 | 徒:只,仅仅。家里只有四面的墙壁。形容十分贫困,一无所有。 | 《史记 司马相如列传》:“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家居徒四壁立。” |
tú fù xū míng徒负虚名 | 见“徒有虚名”。 | 茅盾《子夜》:“我知道赵伯韬肯放款子,就可惜我这‘红头火柴’徒负虚名,和这位财神爷竟没有半面之交!” |
hào sè zhī tú好色之徒 | 好:喜欢;色:情欲;徒:人(多指坏人)。贪爱女色;玩弄女性的人。 | 先秦 孔子《论语 子罕》:“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
zhāng jù zhī tú章句之徒 | 指不能通达大义而拘泥于辨析章句的儒生。 | 见“章句小儒”。 |
mǎ chǐ tú zēng马齿徒增 | 马的牙齿有多少,就可以知道它的年龄有多大。比喻自己年岁白白地增加了,学业或事业却没有什么成就。 | 《穀梁传 僖公二年》:“璧则犹是也,而马齿加长矣。” |
wáng mìng zhī tú亡命之徒 | 指逃亡的人。也称冒险犯法;不顾性命的人。亡:无;命:名;亡命:逃匿则削除名籍;故以逃亡为亡命;即逃亡;流亡;徒:一类人(含贬义)。 | 《周书 郭彦传》:“亡命之徒,咸从赋役。” |
shì jǐng zhī tú市井之徒 | 徒:人(含贬义)。旧指做买卖的人或街道上没有受过教育的人。 |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35回:“三百余人,皆里巷市井之徒,胁肩谄笑之辈。” |
shào zhuàng bù nǔ lì,lǎo dà tú shāng bēi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悲伤也没用了。 | 《乐府诗集·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tú láo wú gōng徒劳无功 | 徒:徒然;白白地;功:成就。白白付出劳动而没有功效。 | 宋 朱熹《诗集传》:“厌小而务大,忽近而图远,将徒劳而无功也。” |
lǎo dà tú shāng bēi老大徒伤悲 | 老大:年纪大;徒:徒然。年老了还一事无成只好悲伤而已。 | 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tú yōng qí míng徒拥其名 | 徒:只。空有名望。指有名无实。 | 《清朝野史大观·清朝史料·军机领袖》:“军机大臣有时多至六七人,而权实操于领袖,新进者画诺奉行,徒拥其名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