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自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zì wǒ xī shēng自我牺牲 | 为别人(或事)牺牲自己。 | 陶铸《松树的风格》:“我对松树怀有敬意的更重要的原因却是它那种自我牺牲的精神。” |
zì wǒ chóng bài自我崇拜 | 指自己崇拜自己,盲目自大。 | |
zì wǒ jiě cháo自我解嘲 | 掩饰、开脱自己被人嘲笑的事。 | 郁彦《闽西一老人》:“居然没有上火,反而自我解嘲地说:‘年轻人,可别火气太盛!你们就是吃了这个亏!’” |
zì wǒ zuò gǔ自我作古 | 由自己创始;不效法前人(作古:创始;创新)。指有所创新。 | 《唐大诏令集 贞观五年封建功臣诏》:“自我作古,未必专依前典。” |
bù gōng zì pò不攻自破 | 不用攻击;自己就破灭了。多指不正确的理论或谣言未经批驳;就露出破绽;站不住脚了。 | 唐 顾德章《上中书门下及礼院详议东都太庙修废状》:“是有都立庙之言,不攻而自破矣。” |
yǎng hǔ zì yí huàn养虎自遗患 | 比喻纵容敌人,自留后患。 | 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楚兵罢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今释弗击,此所谓‘养虎自遗患’也。” |
bù gōng zì bá不攻自拔 | 拔:攻破。不用攻击就自动破灭。形容情节、论点虚谬,经不起反驳。 | 《梁书·武帝纪》:“粮食既足,士众稍多,围守两城,不攻自拔,天下之事,卧取之耳。” |
bù gǎn zì zhuān不敢自专 | 自专:擅自专断。不敢自作主张,独自行事。有自谦的意思。 | 唐 韩愈《褅夾议》:“凡在拟议,不敢自专。 |
bù zhī zì ài不知自爱 | 不知道爱惜自己。 | |
bù zhī zì liàng不知自量 | 形容没有正确估计自己的能力有多大。 | |
bù zì mǎn jiǎ不自满假 | 不自满,不自大。 | 《书·大禹谟》:“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不自满假,惟汝贤。” |
bù zì yóu,wù nìng sǐ不自由,毋宁死 | 毋宁:同“无宁”,宁可,不如。如果失去自由、主权,宁可去死。 | 清 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第三回:“哥哥岂不闻欧美人嘴唇皮挂着的话说道:‘不自由,毋宁死’。” |
lín wēi zì huǐ临危自悔 | 悔:懊悔。遇到危难时自己懊悔。形容意志不坚定。 | 元·郑光祖《钟离春智勇定齐》第三折:“您今日遭陷擒缚,方才是临危自悔。” |
lín wēi zì xǐng临危自省 | 省:醒悟。临到危难时能够自己觉醒。 | 明·无名氏《云台山》第二折:“我与你指迷途,临危自省,我教你得平安,福禄如增。” |
lín wēi zì jì临危自计 | 计:计算。指临到危险时刻只为自己着想。 | 后晋·刘昫《旧唐书·吴溆传》:“人臣食君之禄,死君之难,临危自计,非忠也。” |
xí guàn chéng zì rán习惯成自然 | 习惯了就成为很自然的事了。 | 东汉 班固《汉书 贾谊传》:“少成若天性,习惯若自然。” |
zì zhī zhī míng自知之明 | 自己了解自己这样的明智。指对自己的(优)缺点了解得透彻。明:明智。 | 先秦 李耳《老子》第33章:“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 |
xiāo yáo zì dé逍遥自得 | 无拘无束,安闲自得。 | 先秦 庄周《庄子 让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
zì dé qí lè自得其乐 | 自己从中得到乐趣。 | 宋 朱熹《朱子全书》:“如曾点浴沂风雪,自得其乐。” |
gù yǐng zì lián顾影自怜 | 看着影子;自己怜惜自己。原形容孤独失意;现有自我欣赏的意思。 | 晋 陆机《赴洛道中作》诗:“伫立望故乡,顾影凄自怜。” |
bù néng zì yǐ不能自已 | 已:停止。指无法控制自己,使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 | 唐 卢照邻《寄裴舍人书》:“因泣下交颐,不能自已。” |
zì shì shèn gāo自视甚高 | 把自己看得很高(多指身分,学识等)。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6回:“我暗想这个人自视甚高,看来文字总也是好的,便不相强。” |
zì fù bù fán自负不凡 | 自恃高明,不同寻常。 | 宋 赵令畤《侯鲭录》卷四:“曾子固曰:‘王平甫熙宁癸丑岁直宿崇文院……梦觉时禁中已鸣钟,平甫颇自负不凡,为诗记之。’” |
zì kuì bù rú自愧不如 | 自己惭愧;比不上别人。形容因自觉不如别人或有缺点而感到惭愧。 | 唐 元结《七不如篇序》:“元子常自愧不如孩孺。” |
jiāo ào zì mǎn骄傲自满 | 自高自大;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绩。 | 宋 王明清《挥麈后录》第八卷:“既登宥密,颇骄傲自满。” |
zì qīng zì jiàn自轻自贱 | 轻、贱:轻视。卑视自己;不知自重。 |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第二卷:“又且他家差老园公请你,有凭有据,须不是你自轻自贱。” |
zì gāo zì dà自高自大 | 认为自己又高又大。形容自以为了不起。 | 三国 韦昭《国语》集解:“求掩盖人以自高大,则其抑退而下益甚也。” |
zì mìng bù fán自命不凡 | 自称自己不平常(凡:平凡;平常)。形容自高。 | 清 淮阴百一居士《壶天录》:“娄县沈童者,年甫冠,习帖括,自命不凡,有太阿出匣遽化长虹之概。” |
zì yuàn zì yì自怨自艾 | 原指自己悔恨;自己改正。现形容悔恨交加。怨:悔恨;艾:割草;改正。 | 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上》:“太甲悔过,自怨自艾,于桐处仁迁义。” |
chuán dào qiáo mén zì huì zhí船到桥门自会直 | 桥:桥梁。比喻事先不必多虑,问题自会得到解决。 | 茅盾《赛会》:“算了罢!船到桥门自会直!忘八才去赶他妈妈的夜市!” |
zì wéi zhì shú自惟至熟 | 惟:思、想。自己考虑得已非常成熟 | 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朝廷有法,自惟至熟,有必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 |
yǎ rán zì xiào哑然自笑 | 哑然:笑声。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五羖大夫》:“质明,视之,恰符五数。哑然自笑神之戏己也。” |
zì jǐ rén自己人 | 自己一方的人。指自家人或圈内人。 | 钱钟书《围城》:“自己人之间,什么臭架子、坏脾气都行;笑容愈亲密,礼貌愈周到,彼此的猜忌或怨恨愈深。” |
zì shēng zì miè自生自灭 | 自然地生长;自然地消灭。形容任其自然;无人过问。 | 唐 白居易《山中五绝句岭上云》诗:“自生自灭成何事,能逐东风作雨无?” |
xíng yuǎn bì zì ěr,dēng gāo bì zì bēi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 | 自;从;迩:近;卑:低下。走远路必须要从近处开始,登高必须从低处开始。比喻做事情都得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 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
zuò dì zì huá坐地自划 | 就地不动,自定范围。比喻固执一端,排斥其它。 | 郭沫若《文艺论集·新旧与文白之争》:“凡是文言的作品都一概视为陈腐观念,也是坐地自划。” |
zì lì gēng shēng自力更生 | 依靠自己的力量;重新获得生命。比喻依靠自己的力量使事业发展兴旺。更生:重新获得生命。 | 孙中山《中国问题的真解决》:“中国不但会自力更生,而且也就能解除其他国家维护中国的独立与完整的麻烦。” |
zì wǒ pī píng自我批评 | 自己批判自己的缺点等。 | 邓小平《在北方局党校整风动员会上的讲话》:“我们不但要有自我批评的精神,还要有批评的精神。” |
zhǎng tā rén zhì qì,miè zì jǐ wēi fēng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 指一味助长别人的声势,而看不起自己的力量。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三回:“众怪上前道:‘大王,怎么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你两个闭了鸟嘴!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
zì qǔ jiù lì自取咎戾 | 指自招罪过。同“自取罪戾”。 | 杨玉如《辛亥革命先著记》第六章:“目下大敌当前,万不可再事疏忽,自取咎戾!” |
zì qǔ zuì lì自取罪戾 | 指自招罪过。亦作“自取咎戾”。 | 清 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二回:“岂不知元帅虎威,马到成功?焉敢复生贰心,自取罪戾。” |
zhǐ bàng mò rú zì xiū止谤莫如自修 | 止:停止,平息;谤:指责。要阻止别人毁谤,最好的方法是修身。 |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王昶传》:“谚曰:‘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斯言信矣。” |
bì jìng zì shǒu闭境自守 | 指封闭四境,严加防守。 | 明 唐顺之《与河南李中丞石迭书》:“吾兄以素望起而任磁镇之计,若太原再警,势须鼓行而前,不得闭境自守而已也。” |
zì bào gōng yì自报公议 | 自己报名或报出自认的情况,由群众讨论评议。 | |
zì bào jiā mén自报家门 | 戏曲演员一出场先把角色的姓名、家世、来历介绍给观众。指作自我介绍。 | 宗璞《东藏记》第三章:“嵋慢慢地清楚地自报家门。” |
zì wǒ biǎo xiàn自我表现 | 显示或宣扬自己的优点,使自己突出。 | 朱自清《<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他主张诗的本职专在抒情,在自我表现,诗人的利器只有纯粹的直观。” |
zì shí qí guǒ自食其果 | 自己吃自己种下的恶果。形容自己做坏事;自己受害。 | 茅盾《〈呼兰河传〉序》:“除了因为愚昧保守而自食其果,这些人物的的生活原也悠然自得其乐。 |
dú shū bǎi biàn,qí yì zì xiàn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 见:显现。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王肃传》:“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
shēng gāo zì xià升高自下 | 升:上升,提高。比喻事情循序进行由浅入深。 | 《尚书·太甲》:“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迩。” |
zì yǒu fèi cháng自有肺肠 | 肺肠:比喻心思。指做事有自己的用心。 | 《诗经·大雅·桑柔》:“自有肺肠,俾民卒狂。” |
dú chī zì kē独吃自疴 | 比喻顾己不顾人,一人独吞。 | |
kuā gōng zì dà夸功自大 | 夸:夸耀。夸耀功劳,自以为了不起。 | 《新编五代史评话·唐史》:“可惜着志小气骄,夸功自大。” |
ān xián zì zài安闲自在 | 安静清闲,自由自在。形容清闲无事。 | 明 李贽《焚书 预约 早晚礼仪》:“有问乃答,不问即默,安闲自在,从容应付,不敢慢之,不可敬之。” |
táo lǐ bù yán,xià zì chéng háng桃李不言,下自成行 | 古谚语。比喻实至名归。 | 晋 潘岳《太宰鲁武公诔》:“桃李不言,下自成行;德之休明,没能弥彰。” |
táo lǐ bù yán,xià zì chéng xī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 。原意是桃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比喻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李将军列传论》:“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
zì mìng qīng gāo自命清高 | 自以为清高(命:认为;以为)。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还自命清高,反说富贵的是俗人。” |
zì chū xīn cái自出心裁 | 心裁:心中的设计、筹划。出于自己的创造。指不抄袭、模仿别人。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四回:“那些童生都读过前人这篇,不能自出心裁,每多抄袭。” |
zì chū xīn cái自出新裁 | 指出于自己心中的设计或筹划。多指诗文、技艺等的构思有独创性。同“自出心裁”。 | 叶圣陶《四三集 一桶水》:“他们有的看人家的样,有的自出新裁,给一切东西找个新的适当的位置。” |
pèi xián zì jí佩弦自急 | 弦:弓弦。身佩弓弦以提醒自己要像弓弦那样紧张。比喻警惕自己的缺点、错误,避免重新出现。 |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观行》:“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自缓;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 |
zì wǒ dé zhī,zì wǒ shī zhī自我得之,自我失之 | 从我手里得到的东西,又从我手里失去。比喻兴败无常或得失相抵。 | 《梁书·邵陵王纶传》:“高祖叹曰:‘自我得之,自我失之,亦复何恨。’” |
zì wǒ dé zhī,zì wǒ juān zhī自我得之,自我捐之 | 捐:舍弃,抛弃。从我手里得到的东西,又从我手里失去。比喻兴败无常或得失相抵。 | 西汉·司马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魏其侯曰:‘侯,自我得之,自我捐之,无所恨。’” |
zì chéng yī gé自成一格 | 指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 清 赵翼《瓯北诗话 白香山诗》:“香山于古诗律诗中,又多创体,自成一格。” |
zì xīn zhī lù自新之路 | 罪犯自己改正错误,重新做人的出路。 | 《三国志 魏志 田豫传》:“豫悉见诸系囚,慰谕,开其自新之路,一时破械遣之。” |
yuān yuán yǒu zì渊源有自 | 亦作“渊源有自来”。①有根据,有来源。②指有根底。 | 宋·陆游《读宛陵先生诗》诗:“锻炼无遗力,渊源有自来。” |
zì qī qī rén自欺欺人 | 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用自己也不相信的去欺骗别人。形容别有用心或虚伪无力的欺骗行为。 |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8卷:“因说自欺欺人,曰:‘欺人亦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 |
rén zì wéi zhàn人自为战 | 为战:作战。人人能独立地战斗。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 |
zì jiā zhuàng zháo自家撞著 | 自家:自己;著:着。自己的言行前后矛盾。 | 《禅林类聚·看经门》:“须弥山高不见岭,大海水深不见底。簸土扬尘无处寻,回头撞著自家底。” |
zì gǔ dōng dīng自古东丁 | 东丁:象声词,石洞中泉水下滴的声音。比喻某件事情自古以来都是一个老规矩。 |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汉嘉城西北山麓有一石洞,泉出其间,时闻洞中泉滴声,良久一滴,清如金石,黄鲁直题诗云:‘古人题作东丁水,自古东丁直到今。’” |
zì xiāng cán hài自相残害 | 残:伤害。自己人互相杀害。 | 《晋书 石季龙载记下》:“季龙十三子,五人为冉闵所杀,八人自相残杀。” |
zì bào zì qì自暴自弃 | 自己糟蹋自己;自己鄙弃自己。形容不知自爱;甘于落后。暴;糟蹋;弃:鄙弃。 | 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上》:“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
zì dòng zì jué自动自觉 | 自己主动去做。 | |
zì wǒ xīn shǎng自我欣赏 | 指自己欣赏自己。 | 王朔《无人喝彩》:“韩丽婷端着两盘拌好的凉菜出来,放在餐桌上,自我欣赏着:‘色香还是挺勾人食欲的吧?” |
wāng yáng zì sì汪洋自肆 | 汪洋:形容文章气势浑厚,义理深广。肆:放纵。形容人的气度或文章等大气磅礴,豪放自如。 | 唐 柳宗元《宣城县开国伯柳公行状》:“凡为文,去藻饰之华靡,汪洋自肆,以适己为用。” |
zì jīn qí yǒng自矜其勇 | 矜:自以为贤能。自以为勇敢过人。 | 明·周承邦《兵家要领·戒骄篇》:“骄则自高其功,自神其智,自矜其勇。” |
jīn jǐ zì shì矜己自饰 | 矜:夸耀;自饰:自己颂扬。夸耀称赞自己。 | 《后汉书 郑兴传》:“嚣矜己自饰,常以为西伯复作,乃与诸将议自立为王。” |
zì jīn gōng fá自矜功伐 | 指居功自傲。 | 《汉书 陈涉项籍传赞》:“[项羽]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 |
fàng hǔ zì wèi放虎自卫 | 放出老虎来保卫自己。比喻利用坏人而自招灾祸。 | 晋 常璩《华阳国志 公孙述刘二牧志》:“此所谓独坐穷山,放虎自卫者也。” |
zì chéng yī jiā自成一家 | 在某种学术、艺术或技术上有独创的见解或独特的做法;形成自己的体系和风格。也作“自出一家”。 | 唐 刘知几《史通 载言》:“又诗人之什,自成一家,故风雅比兴,非三传所取。” |
zì xiāng jīng rǎo自相惊忧 | 自己人互相惊动扰乱,造成不安。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七年》:“郑人相惊以伯有,曰:‘伯有至矣!’则皆走,不知所往。” |
jié qīng zì shǐ洁清自矢 | 谓保持自身清廉正直。 | 《清史稿·高宗纪》:“以李侍尧、国泰所办贡物过优,皆致罪戾,谕各督抚等惟当洁清自矢,毋专以进献为能。” |
wú bìng zì jiǔ无病自炙 | 灸:灼,多指中医用艾叶等灼烧身体某一部分的医疗方法。比喻自找苦吃或自寻烦脑。 | 《庄子·盗跖》:“柳下季曰:‘跖得无逆汝意若前乎?’孔子曰:‘然,丘所谓无病而自炙也。’” |
zì qǔ fù guì自取富贵 | 以自己的力量来获取荣华富贵。 | 宋·祝穆《事文类聚·别集》:“北齐高昴曰:‘男儿当横行天下,自取富贵。’” |
zì shǐ zhì zhōng自始至终 | 从开始到末了。也指一贯。 | 《宋书 谢灵运传》:“以晋氏一代,自始至终,竟无一家之史,令灵运撰《晋书》,粗立条流,书竟不就。” |
jū gōng zì mǎn居功自满 | 居功:自恃有功;满:满足。自以为有功劳而骄傲自大。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5章:“象郝摇旗这样的人,平时居功自满,遇到艰难的时候又不肯同心协力,常发怨言。” |
zì tóu luó wǎng自投罗网 | 比喻自己进入圈套。也比喻自己找死或自己上当。 | 三国 魏 曹植《野田黄雀行》:“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 |
yōng bīng zì gù拥兵自固 | 拥有掌握军队的权力,以巩固自己的地位。 | 唐·李延寿《北史·齐本纪上》:“书至,无点,景不至。又闻神武疾,遂拥兵自固。” |
yàn mù zì ān燕幕自安 | 比喻处危境而不自知。 | 清·柯超《辛壬琐记》:“[太平军]特于郡城北门外沿江一带建筑炮台数座,城上排列大炮,尚欲逞螳臂之力,燕幕自安。” |
bān qǐ shí tóu zá zì jǐ de jiǎo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 比喻本来想损害别人,结果却害了自己。 | 古华《芙蓉镇》第三章:“活该!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
shàn zì wéi móu善自为谋 | 善于替自己打算。也指替自己好好地想办法。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桓公六年》:“君子曰:‘善自为谋。’” |
yǎng hǔ zì cán养虎自残 | 见“养虎自啮”。 | 《魏书·羯胡石虎传》:“丞相便相凌蹈,恐国祚之灭不复久矣。真可谓养虎自残者也。” |
zì yǐ wéi shì自以为是 | 自己总认为自己是对的。形容主观、不虚心。(为:认为;是:对;正确)。 |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众皆悦之,自以为是。” |
yì yóu zì zì逸游自恣 | 逸:安闲;自恣:放纵自己。安闲自在地漫游,任意放纵自己。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梁冀传》:“少为贵戚,逸游自恣。” |
bì zhǒu zì zhēn弊帚自珍 | 对自家的破旧扫帚,也看作很珍贵。比喻对己物的珍视。 | 宋 陆游《秋思》诗:“遗簪见取终安用,弊帚虽微亦自珍。” |
ān xián zì dé安闲自得 | 自得:自己感到舒适。安静清闲,感到非常舒适。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不如在家安闲自在,快活过了日子,却去讨这样烦恼吃!” |
mén xīn zì wèn扪心自问 | 扪:按;摸;心:胸口。摸着胸口;自己问自己。指自我反思;醒悟。 | 唐 白居易《和梦游春诗》:“扪心无愧畏,腾口有谤讟。” |
qī rén zì qī欺人自欺 | 自欺:自我欺骗。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 宋 朱熹《朱子语类》卷十八:“因说自欺欺人曰:欺人亦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 |
tīng qí zì biàn听其自便 | 听:听任。听任它自然发展与行动。 | 清·薛福成《请豁除旧禁招徕华民疏》:“中国出洋之民数百万,粤人以佣工为较多,其俗里虽贱视之,尚能听其自便,衣食之外,颇积余财。” |
zì wǒ zuò zǔ自我作祖 | 自:从,由。由我创新,不循旧法。指不因袭前人旧例,有所创新。 | 明·凌濛初《谭剧杂札》:“譬如以三家村学究口号歪诗拟《康衢》、《击壤》,谓‘自我作祖,出口成章’,岂不可笑!” |
tǎn rán zì ruò坦然自若 | 态度安详,一如常态。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二回:“宝钗原不妄言轻动,便此时亦是坦然自若。”? |
bēi yǐ zì mù卑以自牧 | 指以谦卑自守。 | 语出《易 谦》:“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王弼注:“牧,养也。”高亨注:“余谓牧犹守也,卑以自牧谓以谦卑自守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