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土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土的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qǐn shān zhěn tǔ寝苫枕土同“寝苫枕块”。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晋书》:“高宗谅暗者,除服而不言,故不云服丧三年,而云谅暗三年,明不复寝苫枕土,以荒大政也。”
fēng tú rén qíng风土人情一个地方特有的自然环境和风俗、礼节、习惯的总称。清 钮琇《觚剩 七月天》:“若就服食居处而言,以及风土人情之变,真堪发人一嘘。”
fēi tǔ zhú hài飞土逐害抛掷土丸以逐禽兽。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孝子不忍见其父母为禽兽所食,故作弹以守之,绝鸟兽之害。故歌曰‘断竹续竹,飞土逐害’之谓也。”
pǔ tiān zhī xià,mò fēi wáng tǔ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普:普遍,全。苍天之下都是天子的辖地。指大一统思想。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七年》:“故《诗》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pǔ tiān zhī xià,mò fēi wáng tǔ溥天之下,莫非王土溥:通“普”,普遍,全。苍天之下都是天子的辖地。指大一统思想。《诗经·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miàn sè rú tǔ面色如土见“面如土色”。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回:“惊得洪太尉目睁口呆,罔知所措,面色如土,奔到廊下,只见真人向前叫苦不迭。”《西湖二集·吴越王再世索江山》:“董昌面色如土。众兵都面面厮觑,不敢则声。”
rén fēi tǔ mù人非土木指人是有思想感情的。宋 无名氏《张协状元》第十二出:“谢荷公公!张协人非土木,必有报谢之期。”
liè tǔ fēng jiāng列土封疆列:同“裂”;封疆:划定疆界。帝王将土地分封给大臣。《汉书·谷永传》:“方制海内非为王子,列土封疆非为诸候,皆以为民也。”
cùn tǔ bì zhēng寸土必争寸土:极小的一片土地。一点土地也不让敌方侵占;要进行争夺。形容斗争激烈尖锐和针锋相对。也作“尺寸必争”、“寸土不让”。《新唐书 李光弼传》:“两军相敌,尺寸必争。”
shuài tǔ tóng qìng率土同庆犹言普天同庆。天下的人或全国的人共同庆祝。唐 白居易《贺上尊号后大赦天下表》:“臣某言:伏奉七月十三日制书,大赦天下,跪捧宣布,蹈舞欢呼,自天降休,率土同庆。”
tǔ yáng bìng jǔ土洋并举本国的土法和外国的洋法都采用。古华《芙蓉镇》第二章:“这座建筑物,真可谓土洋并举、中西合璧了。”
ruǎn hóng xiāng yù软红香土形容都市的繁华。宋·苏轼《次韵蒋颖叔钱穆父从驾景陵宫》诗:“半白不羞垂领发,软红犹恋性车尘。”自注:“前辈戏语:‘西湖风月,不如京华软红香土。’”
tuò tǔ kāi jiāng拓土开疆拓:开辟,扩充。开辟领土和疆界。晋·陆机《汉高祖功臣颂》:“王信韩孽,拓土开疆。我图尔才,越迁晋阳。”
kāi jiāng zhǎn tǔ开疆展土同“开疆拓土”。元·无名氏《射柳捶丸》第四折:“俺则待尽良忠开疆展土,辅助着万万年巩固皇图。”
tài suì tóu shàng dòng tǔ太岁头上动土比喻触犯强暴有力的人。元 无名氏《打董达》第二折:“我儿也,你寻死也,正是太岁头上动土哩!”
huī róng tǔ mào灰容土貌形容面容龌龊丑陋。元·钟嗣成《一枝花·自序丑斋》:“空自胸藏锦绣,口唾珠玑,争奈灰容土貌,缺齿重颏。”
tǔ mái bàn jié土埋半截比喻活不了多久。萧乾《皈依》:“别瞧我土埋半截儿,我还稀罕我这条老命呢。”
tǔ jī wǎ quǎn土鸡瓦犬用泥捏的鸡,用瓦做的狗。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用的东西。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5回:“关公曰:‘以吾观之,如土鸡瓦犬耳!’”
tǔ háo liè shēn土豪劣绅旧社会农村中有钱有势的地主、恶霸和品行恶劣的退职官僚。土豪:地方上的豪强;劣绅:依势欺人的恶霸地主和退职官僚。《茅盾选集 封建的小市民文艺》:“小市民痛恨贪官污吏,土豪劣绅。”
bù fú shuǐ tǔ不服水土不能适应移居地方的气候和饮食习惯。汉 荀悦《汉纪 武帝纪》:“中国之人,不知其地势,不能服其水土。”
bù xí shuǐ tǔ不習水土不能适应某个地方的气侯、饮食等。《通俗编 地理引南史 王融传》:“上以魏所送马不称,使融问之,宋弁答曰:当是不習水土。”
shuài tǔ zhái xīn率土宅心率土:四海之內。宅心:归心。指天下归心。《晋书 后妃传下》:“领司徒蔡谟等上奏曰:‘嗣皇诞哲岐嶷, 继承天统,率土宅心,兆庶蒙赖。’”南朝 梁武帝《立晋安王纲为皇太子诏》:“威惠外宣,德行内敏,群后归美,率土宅心,可立纲为皇太子。”
tiān wú èr rì,tǔ wú èr wáng天无二日,土无二王日:太阳;土:国土。天上没有两个太阳,一国不能同时有两个国王。西汉·戴圣《礼记·坊记》:“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家无二主,尊无二上。”
gù tǔ nán lí故土难离故土:出生地,或过去住过的地方,这里指故乡、祖国。难于离开故乡的土地。形容对家乡或祖国有无限的眷恋之情。李晓明《平原枪声》:“俗话说:‘故土难离’。”
tǔ jiē máo wū土阶茅屋泥土的台阶,茅草的房屋。比喻住房简陋。《周书 武帝纪下》:“上栋下宇,土阶茅屋。”
póu tǔ jù hè抔土巨壑抔土:一掬土,形容很少。一抔土填不满巨大的深沟。形容得少失多,两者悬殊。金·元好问《学东坡移居》诗:“得损不相偿,抔土填巨壑。”
ān tǔ zhòng jū安土重居犹安土重迁。指留恋故乡,不愿轻易迁居异地。《后汉书 杨终传》:“传曰:‘安土重居,谓之众庶。’”
lí xiāng bié tǔ离乡别土同“离乡背井”。唐·元稹《花栽》诗:“买得山花一两栽,离乡别土易摧颓。”
tǔ lǐ tǔ qì土里土气指没有见过世面,具有或表现出各种乡下人特性的样子。袁静《新儿女英雄传》第18回:“穿着肥肥大大的花褂子,下面是宽腿儿蓝裤子,土里土气的。”
jiǔ céng zhī tái,qǐ yú lěi tǔ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累:堆迭,积聚。九层高台,是从一筐土开始堆积起来的。比喻欲成大事,须从基础做起。春秋·楚·李耳《老子》第64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tǔ lóng mù hóu土龙沐猴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其实。清·钱谦益《都察院左都御史赠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太保吏部尚书谥忠文李公神道碑》:“时俗方标榜门户,征逐声利,以为土龙沐猴,非所以自树立,视之蔑如也。”
xī guī zuò tǔ析珪胙土谓封爵分土。清钮琇《觚剩 圆圆》:“今我王析珪胙土,威镇南天,正宜续鸾戚里,谐凤侯门。”
lěi tǔ jù shā累土聚沙比喻积累收聚。《魏书 释老志》:“苟能精致,累土聚沙,福钟不朽。”
bàn jié rù tǔ半截入土截:段。半段身子埋入土内。比喻人在世不久了。宋 苏轼《东坡志林》第12卷:“桃符仰视艾人而骂曰:‘汝何等草芥,辄居我上!’艾人俯而应曰:‘汝已半截入土,犹争高下乎!’”
tǔ tóu tǔ nǎo土头土脑指行为、举止、服饰等不合时尚。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谁知他土头土脑的,信是一句话。”
tǔ bēng yú làn土崩鱼烂土崩溃,鱼腐烂。比喻溃败不可收拾。汉·陈琳《为曹洪与魏文帝书》:“若乃距阳平,据石门,摅八陈之列,骋奔牛之权,焉有土崩鱼烂哉。”
yú làn tǔ bēng鱼烂土崩比喻国家内部发生动乱。汉 荀悦《汉纪 惠帝纪》:“百姓一乱,则鱼烂土崩,莫之匡救。”
gēn shēn tǔ zhǎng根生土长当地出生长大。也指世代居住。元 吴昌龄《张天师》第三折:“却不道一般儿根生土长,开花结子,带叶连枝。”
zhǎn tǔ kāi jiāng展土开疆展:拓展;开:开拓;疆:边疆。开拓疆域,扩展领土元·尚仲贤《三夺槊》第一折:“谁不曾忘生舍死,谁不曾展土开疆!”
wǎ jiě tǔ bēng瓦解土崩象土崩塌,瓦破碎一样,不可收拾。比喻彻底垮台。东汉 班固《汉书 邹阳传》:“使吴失与而无助,跬步独进,瓦解土崩,破败而不救。”
lì zhuī zhī tǔ立锥之土立锥:插锥子。插锥尖的一点地方。形容能容身的极小地方。曹冏《六代论》:“子弟无尺寸之封,功臣无立锥之土。”
yī guān tǔ xiāo衣冠土枭犹衣冠禽兽。指品德极坏,行为卑劣的人。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七:“苏楷、高贻休、萧闻礼,皆人才寝陋……河朔人士,目苏楷为衣冠土枭。”
pǔ tiān shuài tǔ普天率土普天:整个天下;率土:指四海之内。指全中国或全世界。《诗·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máo shì tǔ jiē茅室土阶茅草盖的屋,泥土砌的台阶。形容房屋简陋,生活俭朴。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固传》:“扶风掾李育,经明行著,教授百人,客居杜陵,茅室土阶。”
rù tǔ wéi ān入土为安旧时土葬;人死后埋入土中;死者方得其所;家属方觉心安。清 吴趼人《胡涂世界》:“舍妹已断了气,也该出殡了。在家虽好,但一则火烛当心,二者死者亦可以早些入土为安。”
fēn máo zuò tǔ分茅胙土分茅列土。明·刘若愚《酌中志·忧危议后纪》:“数公皆人杰,无不望分茅胙土如姚广孝,岂止富贵终其身而已乎!”
miàn rú huī tǔ面如灰土同“面如土色”。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西湖主》:“既而斜日西转,眺望方殷,女子坌息急奔而入,曰:‘殆矣!多言者泄其事于王妃,妃展巾抵地,大骂狂伧,祸不远矣!’生大惊,面如灰土,长跽请教。”
tǔ fú chéng qiáng土扶成墙比喻人应该互相扶助。《北史·尉景传》:“土相扶为墙,人相扶为王。”
sāng tǔ chóu miù桑土绸缪《诗 豳风 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朱熹集传:“土,音杜。桑土,桑根皮也……我及天未阴雨之时,而往取桑根以缠绵巢之隙穴,使之坚固,以备阴雨之患。”后遂以“桑土绸缪”喻勤于经营,防患未然。《诗·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朱熹集传:“土,音杜。桑土,桑根皮也……我及天未阴雨之时,而往取桑根以缠绵巢之隙穴,使之坚固,以备阴雨之患。”
bīng lái jiàng dí,shuǐ lái tǔ yàn兵来将敌,水来土堰敌:对抗;堰:拦河坝。敌人来了派将军抵挡,大水来了用土去掩盖。比喻针锋相对,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对付办法。元 无名氏《云台门》第一折:“兵来将敌,水来土堰,兄弟也,你领兵就随着我来,不可延迟也。”
tǔ niú mù mǎ土牛木马泥塑的牛,木做的马。比喻没有实用的东西。《关尹子 八筹》:“知物之伪者,不必去物,譬如见土牛木马,虽情存牛马之名,而心忘牛马之实。”
huáng tiān hòu tǔ皇天后土皇天:古代称天;后土:古代称地。指天地。旧时迷信天地能主持公道,主宰万物。《尚书 武成》:“底商之罪,告于皇天后土,所过名山大川。”
fēn máo liè tǔ分茅列土谓分封侯位和土地。唐·张说《延州豆卢使君万泉县主薛氏神道碑》:“大圣大后,炼石补天,有王母之神器;分茅列土,启弄孙之美色。”
tǔ rǎng xì liú土壤细流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西汉 司马迁《史记 李斯列传》:“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tài shān bù ràng tǔ rǎng泰山不让土壤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史记·李斯无传》:“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kāi jiāng pì tǔ开疆辟土开:开拓;疆:边疆;辟:开辟;土:国土。开拓疆域,扩展领土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第十卷:“高宗皇帝开疆辟土,仁育义征,决不以平定一隅遽形夸大。”
yī póu huáng tǔ一抔黄土一抔:一捧。一捧黄土。借指坟墓。现多比喻不多的土地或没落、渺小的反动势力。司马迁《史记 张释之冯唐列传》:“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
jī tǔ chéng shān积土成山累土可以堆成山。比喻积小而成大。荀况《荀子 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tǔ bēng wǎ jiě土崩瓦解像土块散开;瓦片破碎一样。形容彻底崩溃;不可收拾。东汉 班固《秦纪论》:“秦之积弱,天下土崩瓦解。”
jiàn tǔ shí máo践土食毛指蒙受君恩;亦泛指起居生活。毛,泛指土地上生长的粮食蔬菜等植物。语出《左传昭公七年》:“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
zhàng xiāng è tǔ瘴乡恶土瘴:瘴气。指瘴气、瘴疠流行的贫瘠和落后的地方。元·无名氏《猿听经》第三折:“有知己者荐为端州巡官,念瘴乡恶土,实不愿行。”
cùn tǔ chǐ dì寸土尺地寸、尺:比喻很少。形容极少的土地。曾朴《孽海花》第13回:“我得了这图,一来可以整理整理国界,叫外人不能占踞我国的寸土尺地,也不枉皇上差我出洋一番。”
tǔ mù xíng hái土木形骸形骸:指人的形体。形体象土木一样。比喻人的本来面目,不加修饰。《晋书 嵇康传》:“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
fēi tǔ zhú ròu飞土逐宍宍:同“肉”,指禽兽。抛掷土丸以驱逐禽兽。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故歌曰:‘断竹续竹,飞土逐宍’之谓也。”
chóu móu sāng dù绸缪桑土绸缪:紧密缠缚;土:同“杜”,树根。比喻事前做好准备工作。《诗经·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shǒu tǔ yǒu zé守土有责指军人或地方官有保卫国土的责任。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地方官守土有责,而且朝廷已有旨意,派在籍大臣办理‘团练’,以求自保。”
fāng tǔ yì tóng方土异同方土:指各地形胜物产人情。指各地的风土人情及地形物产等共同点和不同点。《晋书·王浑传》:“令中书指宣明诏,问方土异同,贤才秀异,风俗好尚,农桑本务。”
pǔ tiān lǜ tǔ溥天率土谓整个天下、四海之内。语本《诗·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语出《诗·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tiān fǔ zhī tǔ天府之土天府:天然的仓库。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地区。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
tǔ shēng tǔ zhǎng土生土长当地生长的。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我们这些干部,大多数是好的,是土生土长,联系群众,经过长期斗争考验的。”
bù xí shuǐ tǔ不习水土习:习惯,适应。指不能适应一个地方的气候条件或饮食习惯。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周瑜传》:“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
liè tǔ fēn máo裂土分茅古代分封诸侯时,用白茅裹着的泥土授予被封的人,象征授予土地和权力。《尚书 禹贡》:“厥贡惟土五色。”孔颖达疏:“王者封五色土以为社,若封建诸侯则各割其方色土与之,使归国立社……四方各依其方色皆以黄土覆之,其割土与之时,苴以白茅,用白茅裹土与之。
shuǐ tǔ bù fú水土不服对于一个地方的气候条件或饮食习惯不能适应。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01回:“说军士水土不服,权且罢兵。”
guǎng tǔ zhòng mín广土众民土地广阔,人民众多。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广土众民,君子欲之,所乐不存焉。”
shì rú tǔ jiè视如土芥芥:小草。看作象泥土,小草一般轻贱。比喻不放在眼里。《孟子·离娄下》:“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tǔ huáng dì土皇帝指盘踞一方有势力的人物。孙力《都市风流》第16章:“他是乡里的土皇帝,你是这里的县太爷。”
tài shān bù ràng tǔ rǎng,gù néng chéng qí dà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让:推辞,拒绝。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秦·李斯《上书秦始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cì máo shòu tǔ赐茅授土封建社会帝王分封诸侯的一种礼仪。帝王以五色土为太社,分封诸侯时,各授以他们相应的某方某色土,如东方青土,南方赤土等,并包以白茅,使归以立社。
bǒ tǔ yáng shā簸土扬沙簸:扬。指虚张声势。元 乔吉《两世姻缘》第三折:“你这般摇旗呐喊,簸土扬沙。”
tǔ jiē máo cí土阶茅茨见“土阶茅屋”。《新唐书·薛收传》:“土阶茅茨,唐尧以昌。”
bù fú shuǐ tǔ不伏水土水土:指一地的饮水、气候、环境等。不能适应某地的气候和饮食习惯。唐·韩愈《黄家贼事宜状》:“比者所发诸道南讨兵马,例皆不谙山川、不伏水土,远乡羁旅,疾役杀伤。”
tài shān bù ràng tǔ rǎng,gù néng chéng qí gāo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高让:推辞,拒绝。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清·张岱《岱志》:“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高。未到泰山者,泰山壁立千丈,不藉寸土,栉沐甚净。”
fēn máo cì tǔ分茅赐土亦作“分茅锡土”。分茅列土。清·李渔《夺锦楼》:“不止分茅赐土,允宜并位于中宫。”
mín qíng tǔ sú民情土俗一地的人情世故,风俗习惯。清·恽敬《与福子申》:“顺德近接省会,民情土俗,仁弟必一一措置得宜。”
yī piàn jiāo tǔ一片焦土形容遭遇火灾(或战火),房屋全部被衩焚毁的景象。唐·杜牧《阿房宫赋》:“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fēn máo xī tǔ分茅锡土见“分茅赐土”。清·李渔《玉搔头飞舸》:“只要你忙上紧赶得那人近至尊,便是分茅锡土也非吾吝。”
miàn rú tǔ sè面如土色土色:灰黄色。脸色像泥土的颜色一样。形容非常恐惧的样子。《敦煌变文集 捉季布传文》:“归到壁前看季布,面如土色结眉额。”
yī póu tǔ一掊土抔:用手捧东西。一捧黄土。指坟墓。现多比喻不多的土地或没落、渺小的反动势力。《史记 张释之列传》:“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
xiāng tǔ nán lí乡土难离乡土:家乡,故土。难于离开故乡的土地。形容对家乡或祖国有无限的眷恋之情。战国·郑·列御寇《列子·天瑞》:“有人去乡土,离六亲。”
shuài tǔ zhī bīn率土之滨沿着王土的边涯。犹言普天之下,四海之内。《诗经 小雅 北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宋 王禹偁《谢历日表》:“臣闻天道无私,所以运行寒暑,圣人有作,所以恭授民时,聿令率土之滨,共乐同文之化。”
tǔ jī wǎ gǒu土鸡瓦狗见“土鸡瓦犬”。延波真《五四前后山东人民的爱国斗争》:“凶恶军警呆住了,一个个手足无措,像土鸡瓦狗一样蜷伏在路旁。”
shuǐ lái tǔ yǎn水来土掩比喻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办法。元 高文秀《渑池会》:“自古道兵来将迎,水来土堰,他若领兵前来,俺这里领兵与他交锋。”
shuài tǔ guī xīn率土归心率土:四海之內。指天下归心。同“率土宅心”。《北齐书 文宣帝纪》:“故百僚师师,朝无秕政,网疏泽洽,率土归心。”
dà xīng tǔ mù大兴土木兴:创办、兴起。大规模地兴建土木工程。多指兴建宫殿、住宅或园林等。《旧五代史 汉书 李守贞传》:“以广其第,大兴土木,治之岁余,为京师之甲。”
zuò tǔ fēn máo胙土分茅胙:赐;分茅:古代帝王分封诸侯的仪式。指分封爵位和土地。明·王錂《春芜记》:“分茅胙土,赖周天子宠缓;右佛左萦,凭项庄王余烈。”
lěi tǔ zhì shān累土至山比喻由小到大,积少成多。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九十卷:“累丝至疋,累土至山,累业至圣,累灵至真,故万里之涉累足乃达。”
tài shān bù cí tǔ rǎng,gù néng chéng qí gāo泰山不辞土壤,故能成其高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太平天国·洪秀全《原道醒世训》:“是以泰山不辞土壤,故能成其高;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liè tǔ fēn máo列土分茅谓受封为诸侯。古代天子分封诸侯时,用白茅裹着社坛上的泥土授予被封者,象征土地和权力,称为“列土分茅”。元·郑光祖《三战吕布》第一折:“军前累立功劳大,列土分茅受大封。”
tǔ bā lù土八路八路:八路军。指非正规军,引申为土气的人。马烽《吕梁英雄传》第51回:“汽车上的敌人,听见山坡上有人叫喊,一看是几个‘土八路’,跳下车来。”
huī jīn rú tǔ挥金如土挥:散、出。指散出金钱好像散出泥土一样。形容极端浪费。宋 周密《齐东野语 符离之师》:“挥金如土,视官爵如等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