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桃羞杏让桃羞杏让的故事

桃羞杏让的成语故事


拼音táo xiū xìng ràng

基本解释桃花和杏花都感到羞愧,只好退让。形容女子比花还要艳丽动人。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更兼这些人打扮的桃羞杏让,燕妒莺惭。”


暂未找到成语桃羞杏让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桃羞杏让)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李代桃僵南宋 郭茂倩《乐府诗集 鸡鸣》:“桃在露井上,李树在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高清·张岱《岱志》:“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高。未到泰山者,泰山壁立千丈,不藉寸土,栉沐甚净。”
当仁不让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朱熹集注:“当仁,以仁为己任也。”
桃花运钱钟书《围城》:“现在正交着桃花运,难保不出乱子,让他回家给方乡绅严加管不也好。”
羞恼成怒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1回:“这婆子,一则吃了酒,二则被这丫头揭着弊病,便羞恼成怒了。”
羞羞答答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楔子:“羞羞答答的,怎生去!”
闭月羞花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则为你闭月羞花相貌,少不得剪草除根大小。”
恼羞成怒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六回:“那抚台见是如此,知道王协台有心瞧他不起,一时恼羞成怒。”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秦·李斯《上书秦始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桃之夭夭《诗经 周南 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毛传:“桃有华之盛者,夭夭,其少壮也。”《礼记 大学》:“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
世外桃源清 孔尚任《桃花扇》:“且喜已到松凤阁,这是俺的世外桃源。”
誉满杏林
桃李不言,下自成行晋 潘岳《太宰鲁武公诔》:“桃李不言,下自成行;德之休明,没能弥彰。”
桃李满天下唐 白居易《春和令公绿野堂种花》:“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二桃三士三国 蜀 诸葛亮《梁甫吟》:“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投桃报李《诗经 大雅 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碍口识羞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文若虚终是碍口识羞,待说又止。”
避让贤路西汉 司马迁《史记 万石张叔列传》:“愿归丞相侯印,乞骸骨归,避贤者路。”
杏花春雨元·虞集《风入松》词:“为报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西汉 司马迁《史记 李将军列传论》:“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让逸竞劳《魏书·孝感传·吴悉达》:“昆弟同居四十余载,闺门和睦,让逸竞劳。”
老羞成怒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6回:“那一个老羞成怒,就假公济私,把他参改,拿问在监。”
不羞当面元 无名氏《刘弘嫁婢》第一折:“君子不羞当面,我有什么弊病处。
凡桃俗李明·王冕《题墨梅图》:“凡桃俗李争芬芳,只有老梅心自常。”
杏林春满
珍羞美味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99回:“席上珍羞百味,笙歌两行,自不必说。”
柳绿桃红明 无名氏《大劫牢》第四折:“试看这柳绿桃红……青山绿水,宝马香车,游人共喜。”
桂林杏苑《儒林外史》第四二回:“桂林杏苑,空成魂梦之游;虎斗龙争,又见战征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