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京练都的成语故事
拼音yán jīng liàn dū
基本解释语本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张衡研京以十年,左思练都以一纪,虽有巨文,亦思之缓也。”言张衡作《二京赋》构思十年乃成,左思作《三都赋》构思十二年(《晋书·左思传》作“十年”)乃成,后因以“研京练都”谓文思缜密而迟缓。
出处语出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张衡研京以十年,左思练都以一纪,虽有巨文,亦思之缓也。”言张衡作《二京赋》构思十年乃成,左思作《三都赋》构思十二年(《晋书·左思传》作“十年”)乃成。
暂未找到成语研京练都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研京练都)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训练有素 | 清 赵翼《廿二史札记》:“兵尚书张鏊请以列显为指挥佥事,专训练。显亦为当时名将,所至有功,故知训练有素。” |
通都大邑 | 唐 韩愈《守戒》:“今之通都大邑,介于屈强之间,而不知为备。” |
勤学苦练 | 老舍《文艺学徒》:“在他的一幅作品里,四妙咸备,样样表现着他终生勤学苦练、奋斗不懈的精神。” |
调查研究 | 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调查研究,我们从前做得比较好。” |
沉谋研虑 | 宋·苏舜钦《复辨》:“不亲烦务,而专以沉谋研虑,将以鼓舞天下之民,以行乎事业也。” |
清都紫微 |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周穆王》:“王实以为清都紫微,钧天广乐,旁之所居。” |
通都巨邑 | 郑观应《致家塾潘教习论朱星源小大学书》:“通都巨邑虽有大学,而格致、诚、正、修、齐、治平之事不问矣。” |
一身都是胆 | 《三国志·蜀志·赵云传》裴松之注引《云别传》:“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
练兵秣马 | 宋 苏洵《几策 审敌》:“将遂练兵秣马以出于实,实而与之战,破之易尔。” |
极深研几 | 《周易 系辞上》:“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 |
都中纸贵 | 唐 元稹《和王侍郎酬广宣上人观放榜后相贺》:“都中纸贵流传后,海外金填姓字时。” |
通邑大都 | 西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诚以著此书藏诸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 |
研桑心计 | 汉·班固《答宾戏》:“研桑心计于无垠。” |
过都历块 | 明·唐顺之《与万两溪吏部》:“仆倘未即老死,行将见执事任重道远、过都历块以耀当世。” |
极深研幾 | 《周易·系辞上》:“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幾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幾也,故能成天下之务。” |
刻苦钻研 | 《祖冲之》:“敢于推翻前人的错结论,表现了古今杰出科学家所共有的刻苦钻研、坚持真理的精神。” |
莫之与京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八世之后,莫之与京。” |
研核是非 | 汉·张衡《东京赋》:“温故知新,研核是非。” |
研精致思 | 《后汉书·翟酺传》:“愿陛下亲自劳恤,研精致思,勉求忠贞之臣,诛远佞谄之党,损玉堂之盛,尊天爵之重,割情欲之欢,罢宴私之好。” |
澄江如练 | 晋·谢朓《晚登三山还望景邑》:“余霞散成绮,澄江净如练。” |
五日京兆 | 东汉 班固《汉书 张敞传》:“今五日京兆耳,安能复案事?” |
通才练识 | 唐·崔尚《唐天台山新桐柏观之颂序》:“夫其通才练识,赡学多闻,翰墨之工,文章之美,皆忘其所能也。” |
通都大埠 | 燕斌《<中国新女界杂志>发刊词》:“近年以来,朝野上下,始从事于女子教育问题,通都大埠之间,女校相继成立。” |
通达谙练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回:“这人既如此通达谙练,岂有连个礼的轻重过节儿,他也不明白的理?” |
滴露研珠 | 唐·高骈《步虚词》;“洞门深锁碧窗寒,滴露研珠写《周易》。” |
光说不练 | 浩然《艳阳天》第12章:“那是天桥的把戏,光说不练。” |
研精钩深 | 唐·白居易《礼部试策·第三道》:“虽言微旨远,而学者苟能研精钩深,优柔而求之,则壼奥指趣,将焉廋哉!” |
砥志研思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胡四娘》:“程入闱,砥志研思,以求必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