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势拥权的成语故事
拼音qiè shì yōng quán
基本解释窃:盗取。盗用别人的权势。
出处《晋书·王国宝传论》:“窃势拥权,黩明王之彝典;穷奢纵侈,假凶竖之余威。”
暂未找到成语窃势拥权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窃势拥权)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仗势欺人 |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他凭师友,君子务本;你倚父兄,仗势欺人。” |
势不可当 | 《晋书 郗鉴传》:“群逆纵逸,其势不可当,可以算屈,难以力竞。” |
杯酒释兵权 | 宋太祖赵匡胤为了防止出现分裂割据的局面,加强中央集权统治,以高官厚禄为条件,解除将领们的兵权。 |
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 明·顾大典《青衫记·承璀受阃》:“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大小三军,听吾命令。” |
势力之交 | 东汉·班固《汉书·张耳陈余传赞》:“势力之交,古人羞之。” |
一拥而上 | 钱钟书《围城》:“每人手提只小箱子,在人堆里等车,时时刻刻鼓励自己,不要畏缩,第一辆新车来了,大家一拥而上。” |
以权谋私 | 邓小平《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有的党政机关设了许多公司,把国家拨的经费拿去做生意,以权谋私,化公为私。” |
兵无常势 | 先秦 孙武《孙子 虚实》:“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
有权有势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2卷:“从来有权有势的,多不得善终,都是如此。” |
大势所趋 | 宋 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三书》:“天下大势之所趋,非人力之所能移也。” |
势在必行 |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80回:“又知此事势在必行,次日一早,便往城外访友去了。” |
势不可为 | 清·全祖望《梅花岭记》:“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俦诸将而语之。” |
滥用职权 | |
气势磅礴 | 宋 文天祥《文山集 指南后录 正气歌》第14卷:“是气所磅礴,凛冽万古存。” |
声势浩大 | 明 施耐庵《水浒传》:“如今宋江领兵围城,声势浩大,不可抵敌。” |
势不可挡 | 《晋书·郗鉴传》:“群逆纵逸,其势不可当,可以算屈,难以力竞。” |
神龙失势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隗嚣传》:“要之,鱼不可脱于渊,神龙失势,即还与蚯蚓同。” |
权宜之计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王允传》:“及在际会,每乏温润之色,杖正持重,不循权宜之计,是以群下不甚附之。” |
因势利导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
气势汹汹 | 先秦 荀况《荀子 天论》:“君子不为小人之汹汹也辍行。” |
达权通变 | 《后汉书 贾逵传》:“《左氏》义深于君父,《公羊》多任于权变。 |
争权夺利 | 邹韬奋《消弭内战的唯一途径》:“任何为私人私党争权夺利的内战都必然地要为全国民众所唾弃。” |
反经行权 | 元 施惠《幽闺记 招商谐偶》:“倘遇不良之人,无赖之辈,强逼为婚,非惟玷污了身己,抑且所配非人。不若反经行权,成就了好事罢。” |
窃窃私语 | 宋 苏舜钦《上范公参政书》:“时尚窃窃私语,未敢公然言之。” |
失张冒势 | 《金瓶梅词话》第三十回:“春梅道:‘怪因,失张冒势,恁唬我一跳。有要没紧,两头回来游魂哩。’” |
窥窃神器 | 唐·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瞾檄》:“犹复包藏祸心,窥窃神器。” |
大势已去 | 宋 朱熹《朱子语类》:“程子说天命之改,莫是大势已去。” |
时势造英雄 | 冰心《去国》:“以我这样的少年,回到少年时代大有作为的中国,正合了‘英雄造时势,时势造英雄’那两句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