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洞幽烛远洞幽烛远的故事

洞幽烛远的成语故事


拼音dòng yōu zhú yuǎn

基本解释洞:洞察;幽:深远;烛:照亮。形容目光锐利,能洞察事物幽深细微之处。

出处明 吴承恩《赠郡伯愚邵公报政序》:“有洞幽烛远之明,有含茹翕张不疾不徐之度。”


暂未找到成语洞幽烛远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洞幽烛远)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高蹈远举宋·王琳《野客丛书·穆生邹阳》:“穆生高蹈远举,意盖有在,逆知异日必不能免,非知几畴克尔哉。”
迩安远至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
致远恐泥春秋·鲁·孔丘《论语·子张》:“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丑声远播《宋书·卢陵孝献王义真传》:“咸阳之酷,丑声远播。”
臭名远扬《宋书 刘义真传》:“案车骑将军义真,凶恶之性,爰自稚弱,咸阳之酷,臭声远播。”
笃近举远唐·韩愈《原人》:“故圣人一视而同仁,笃近而举远。”
漏洞百出姚雪垠《<歧路灯>序》:“我们从《歧路灯》中感到亲切的部分往往不是道貌岸然的人物,而是各种世俗人物,同时也看出来封建礼教和制度的漏洞百出。”
火烛银花宋 朱淑真《元夜》诗之三:“火烛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东风。”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汉 刘安《淮南子 主术训》:“是故非淡薄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以兼覆。”
远近驰名玛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二卷:“达木汀的毛笔字是远近闻名的。”
远走高飞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卓茂传》:“汝独不欲修之,宁能高飞远走,不在人间邪?”
高飞远举汉·刘向《说苑·八·尊贤·十三节》:“鸿鹄高飞远翔,其所恃者六翮也。”
风烛残年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1回:“只这风烛残年,没的倒得眼泪倒回去,望肚子里流。”
偶烛施明汉 王符《潜夫论》:“尧舜之德,譬犹偶烛施明于幽室也,前烛照之,后烛益明,非前烛昧,后烛彰也,乃二烛相因而成大光。”
空谷幽兰清·刘鹗《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五回:“空谷幽兰,真想不到这种地方,会有这样高人。”
澹泊明志,宁静致远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是故非澹漠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洞若观火明 林潞《江陵救时之相论》:“当以某辞入告,某策善后,勇怯强弱,进退疾徐,洞若观火。”
志存高远熊召政《张居正》第三卷第九回:“皇上年纪虽小,但志存高远,可以料定他长大之后,必然是一位英明君主。”
空洞无物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排调》:“王丞相枕周伯仁膝,指其腹曰:‘卿此中何所有?’答曰:‘此中空洞无物,然容卿辈数百人。’”
任重道远先秦 孔子《论语 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语近指远太平天国·汪吉人等《〈钦定军次实录〉序》:“文浅意深,语近指远。”
路远迢迢鲁迅《彷徨 孤独者》:“十三大人从寒石山路远迢迢地上城来,问他可有存款,他一声也不响。”
高瞻远瞩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二回:“遂把这粉白黛绿,莺声燕语,都付之不见不闻,一路高瞻远瞩,要领略湖山真景。”
源远流长唐 白居易《海州刺史裴君夫人李氏墓志铭》:“夫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
无底洞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第56回:“罗子富与姚季莼两人合摆个庄,不限杯数,自称为‘无底洞’,大家都不服。”
年湮代远冯玉祥《我的生活》第30章:“但是年湮代远,河流业已改道多次,不复是旧日的河道了。”
火烛小心清 邗上蒙人《风月梦》第十回:“你点火把送贾老爷回府,你就家去罢。家中门户火烛小心。”
曲径通幽唐 常建《破峙禅院》:“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