挝耳挠腮的成语故事
拼音zhuā ěr náo sāi
基本解释挝:敲击。抓抓耳朵,搓搓脸颊。形容窘迫的样子。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59回:“那李瓶儿挝耳挠腮,一头撞在地下,哭的昏过去。”
暂未找到成语挝耳挠腮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挝耳挠腮)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不堪入耳 | 明 李开先《市井艳词序》:“哗于市井,虽儿女子初学言者,亦知歌之。但淫艳亵狎,不堪入耳。” |
不屈不挠 | 东汉 班固《汉书 叙传下》:“乐昌笃实,不桡(挠)不诎(屈)。” |
不挠不屈 | 清 陈天华《论中国宜改创民主政体》:“吾民族以不挠不屈之气概,与外族战,与土番战,与寒暑战,卒能斩荆披棘。” |
不挠不折 | 宋 刘炎《迩言》:“夫观钱塘江潮,犹猛士之肝胆决裂,义士之怒发冲冠。观仙都天柱,犹直臣之气,不挠不折,社稷之佐,拓地擎天。” |
不绝于耳 |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二回:“这是台下叫好的声音不绝于耳。” |
东风吹马耳 | 唐 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诗:“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直一杯水。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 |
东风射马耳 | 唐 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诗:“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 |
东风过耳 | 清·容闳《西学东渐记》:“学生在美国……绝无敬师之礼,对于新监督之训,若东风之过耳。” |
东风马耳 | 唐 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钓有怀》诗:“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 |
两耳塞豆 | |
两豆塞耳 | 《鹖冠子·天则》:“夫耳之主听,目之主明。一叶蔽目,不见太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 |
临危不挠 | 《周书·李棠柳桧传论》:“李棠、柳桧并临危不挠,视死如归,其壮志贞情,可与青松白玉比质也。” |
乱人耳目 | 茅盾《子夜》:“我倒疑惑那是吴荪甫他们故意造的谣言,乱人耳目!” |
交头互耳 | |
交头接耳 | 元 关汉卿《单刀会》第三折:“大小三军,听吾将令,甲马不许驰骤,金鼓不许乱鸣,不许交头接耳,不许笑语喧哗。” |
以指挠沸 | 先秦 荀况《荀子 议兵》:“以桀诈尧,譬之若以卵投石,以指挠沸。” |
以耳为目 | 清·张春帆《九尾龟》第一百七十回 :“但是如今的那班督抚,也都是些以耳为目、不分黑白的人。” |
以耳代目 | 臧克家《以耳代目之类》:“这种以耳代目的情况是令人吃惊的,但这种情况却并不是罕见的。” |
伏首帖耳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马介甫》:“万石不言,惟伏首贴耳而泣。”何垠注:“伏首帖耳,狗畏人貌。” |
伏首贴耳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马介甫》:“万石不言,惟伏首贴耳而泣。” |
俛首帖耳 | |
俯首帖耳 | 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若俯首帖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 |
俯首弭耳 | 《醒世恒言·大树坡义虎送亲》:“其虎见勤自励到来,把前足跪地,俯首弭耳,口中有声,似有乞怜之意。” |
俯首戢耳 | 孙中山《大总统告陆海军士文》:“我军人俯首戢耳以听其鞭策者,亦既二百六十有馀年。” |
俯首贴耳 | 唐 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若俯首帖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 |
倾耳戴目 | 东汉·班固《汉书·贾山传》:“使天下之人戴目而视,倾耳耳听。” |
倾耳拭目 | 宋·陆游《上殿札子》:“恭惟陛下龙飞御极之初,天下倾耳拭目之时,所当戒者,惟嗜好而已。” |
倾耳注目 | 《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夫能使天下倾耳注目者,当权者是矣,故谋能移主,威能慑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