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白朱朱的成语故事
拼音bái bái zhū zhū
基本解释朱:正红色。白的白,红的红。指色彩各异的花木。
出处唐 韩愈《感春三首》诗:“晨游百花林,朱朱兼白白。”
暂未找到成语白白朱朱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白白朱朱)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白费心机 | 清·唐芸洲《七剑十三侠》第142回:“我只落得白费心机,徒然失身于人,也不能遂我之愿。” |
论黄数白 | 明·丘濬《投笔记·投笔空回》:“笑弩骀言不逊,论黄数白不堪听。” |
不分青红皂白 |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三六:“文采觉得这末不分青红皂白就不大好。” |
白日见鬼 | 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第六卷:“在京师时有语曰:‘吏、勋、封、考,笔头不倒……工、屯、虞、水,白日见鬼。’” |
白发苍苍 | 唐 韩愈《祭十二郎文》:“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白发苍苍,而齿牙摇动。” |
阳春白雪 | 战国 楚 宋玉《对楚王问》:“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而已。” |
白首之心 | 唐 王勃《滕王阁序》:“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
白草黄云 | 唐 权德舆《赠老将》诗:“白草黄云塞上秋,曾随骠骑出并州。” |
白云苍狗 | 唐 杜甫《可叹》诗:“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 |
不问青红皂白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回:“何况这回巡捕做了原告,自然不问青红皂白,要惩办被告了。” |
空手套白狼 | 王朔《玩儿的就是心跳》:“我们都是急性子,无利不起早,讲究的是空手套白狼。” |
白丁俗客 | 明 无名氏《庞掠四郡》第一折:“往来无白丁俗客,谈笑有上士高宾。” |
一清二白 | 清 李绿园《歧路灯》:“贾李魁道:‘王紫泥,张绳祖他俩个,现在二门外看审官司哩。老爷只叫这二个到案,便一清二白。” |
白日做梦 | 明 豫章醉月子《精选雅笑 送匾》:“以为必中而遍问星相者,亦是白日做梦。” |
空口说白话 | 《旧唐书 宪宗本纪》:“凡好事口说则易,躬行则难。卿等既言之,须行之,勿空口说。” |
不白之冤 |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42回:“非贪生怕死,实欲为太叔伯伸不白之冤耳。” |
白首如新 | 宋 苏轼《拟孙权答曹操书》:“古人有言曰:‘白首如新,倾盖如故。’言以身托人,必择所安。孟德视仆,岂惜此尺寸之士哉,特以公非所托故也。” |
白色恐怖 | 鲁迅《且介亭杂文·关于新文字》:“然而他们却深知道新文字对于劳苦大众有利,所以在弥漫着白色恐怖的地方,这新文字是一定要受摧残的。” |
白头偕老 | 清 沈复《浮生六记 闺房记乐》:“独怪老年夫妇相视如仇者,不知何意?或曰:‘非如是,焉得白头偕老哉!” |
白首相知 | 明 孙仁儒《东郭记 顽夫廉》:“君家朋友何须道,翻腾云雨都常套,抵多少白发相知,按剑同袍。” |
白旄黄钺 | 《尚书 牧誓》:“王左仗黄钺,右秉白旄以麾。” |
白首如新,倾盖如故 | 宋·苏轼《拟孙权答曹操书》:“古人有言曰:‘白首如新,倾盖如故。’言以身托人,必择所安。” |
白首穷经 | 宋 苏辙《范镇可侍读太一宫使告词》:“谓白首穷经之乐,尚可推以与人。” |
以紫乱朱 | 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
白黑颠倒 | 西汉 刘向《列女传 楚成郑瞀》:“王不明察,遂辜无罪,是白黑颠倒,上下错谬也。” |
牙白口清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九回:“怎当得十三妹定要问他个牙白口清,急得无法。” |
白头到老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卖油郎独占花魁》:“小娘半老之际,风波历尽,刚好遇个老成的孤老,两下志同道合,收绳卷索,白头到老。” |
视白成黑 | 唐·柳宗元《瓶赋》:“视白成黑,颠倒妍媸。” |